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冯紫彤
4月3日下午,浙商银行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建强,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陈海强等多位高管出席。会上,浙商银行管理层围绕经营战略、息差走势、非息收入、资产质量管控等关键议题一一回应市场关切,全面解读2024年度业绩表现。
作为“进阶登高、勇毅前行的一年”,数据显示,2024年,浙商银行核心指标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76.50亿元,同比增长6.19%,连续三年保持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151.86亿元,同比增长0.92%。
截至2024年末,浙商银行资产规模突破3.33万亿元,同比增长5.78%;总负债达3.12万亿元,同比增长5.70%。不良贷款率降至1.38%,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业绩会上,浙商银行管理层直言,内外部挑战依然存在,“只有保持战略定力才能带来稳健的发展动力,只有坚持善本利他才能赢得资本利得,只有坚持长期主义才能成功穿越周期,将推动经营策略向负债驱动转变,推动资产结构向低风险均收益转变。”
值得关注的是,这也是陈海强获提名浙商银行行长后的业绩会首秀。4月2日晚间,浙商银行公告,陈海强出任浙商银行党委副书记,同时提名其出任行长一职。此前,浙商银行行长职位已空缺八个月。
非息收入大增,预计2025年息差降幅会明显收窄
近年来,在低利率、低息差、高风险的背景下,银行业普遍面临着“营收增长难题”。
不过在非息收入大幅增长等因素的拉动下,浙商银行已连续三年保持营收增长,并保持股份行领先。
2024年度,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76.50亿元,同比增长6.19%,其中:利息净收入451.57亿元,同比降4.99%;非利息净收入224.93亿元,同比增长39.05%,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上升了7.86个百分点至33.25%,成为应对低利率市场环境的一大优势。
再细分看,推动浙商银行非息收入高增的主要因素是债券投资收益的提升,这与行业整体趋势相一致。
2024年度,浙商银行实现投资收益113.38亿元,同比增长28.21%;实现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35.16亿元,净增长32.22亿元。业绩会上,浙商银行管理层将之归因为投研能力的全面加强。
“一家银行想‘杀出重围’,一定要靠竞争力吃饭,背后需要强大的投研能力支撑。”业绩会上,陈海强表示。据悉,以数字化投研为抓手,浙商银行正全面启动“中收扩大”工程,打造立体式研究生态和全天候研究服务矩阵,增强营收的可持续性。
对于市场最为关注的“净息差”问题,业绩会上,浙商银行管理层表示,净息差下行是行业共性和业务转型主动调整后的综合结果。2024年,浙商银行净息差为1.71%,较上年下降30个基点,降幅在同业股份行中略高。
据其独立董事许永斌介绍,2024年,浙商银行主动压降了高定价的互联网合作平台贷款,增加了风险较低的按揭贷款配比;公司贷款则降低了房地产、经营性物业等相对高收益、高风险的资产配置,加大了制造业,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科创金融等领域贷款。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末,浙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2477.37亿元,较年初增长21.78%;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2732.21亿元,较年初增长13.88%。
2025年,浙商银行预计息差仍处于下行通道,但降幅会较2024年明显降低。
不良贷款率连降三年,“基本出清了历史包袱”
“三年来,我们始终把风险化解作为头等大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化解处置风险,成功地卸下了历史包袱。”业绩会上,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说道。他还表示,来到浙商银行的使命之一就是化解浙商银行历史上巨大的不良资产。
至2024年末,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38%,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连续三年保持下行趋势。
其中,至2024年末,浙商银行公司贷款不良贷款率1.36%,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不良贷款率1.78%,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
业绩会上,浙商银行行长助理、首席风险官潘华枫介绍道,2024年,浙商银行风险工作主要有三大特点:风险处置力度加大,把“化风险”作为首要战役,处理不良资产创历年之最,二定风控策略更加稳健,确立审慎的风险收益均衡策略,加强授信全流程管理,严控行业和客户集中度,深化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三是产业投研能力提升。
2024年,浙商银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81.95亿元,比上年多提近21亿元,在营收中的占比达到了41%。
至2024年末,浙商银行房地产业不良率大幅下降0.93个百分点至1.55%,城投不良贷款率0.03%,较上年末下降了0.85个百分点;重点领域风险前瞻性压降成果突出。
“浙商银行风险处置已经回到了常态化的状态”,潘华枫表示。
关于2025年的风控工作,潘华枫回答道,下一步,浙商银行对公业务仍然关注房地产行业稳定,特别是商业地产景气度不足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小微企业和个人信贷等领域的风险。
聚焦“智慧经营”,管理层:不追求规模情节,不“挣快钱”
从“非常重要的转折之年”到“实现华丽转身之年”,再到“进阶登高、勇毅前行的一年”,在陆建强的年报董事长致辞用词中,浙商银行近三年的发展成效清晰可见。
发布会上,陆建强也对近年经营理念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他表示,“(我们)将‘智慧经营’作为提升特色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的专业专注的行业竞争力的‘经营法宝’,努力实现从服务一家企业到服务整个产业生态转变、从抵押担保为主的当铺金融向以算力为主的场景金融转变、从传统关系营销向数字获客转变、对公为主垒大户向普惠导向的小额分散转变。”
据了解,“智慧经营”理念是浙商银行从长期主义出发,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不断夯实资产负债结构,并在经营上做三方面的调整:经营策略从“资产端发力”调整为“负债端发力”,资产结构从“高风险高收益”调整为“低风险均收益”,并从追求“单项收益”调整为“追求场景化的综合收益”,从而让资产负债营收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在业绩交流中,浙商银行管理层始终强调坚持长期主义的重要性。
如陈海强介绍道,近年来,浙商银行逐步从重视财务指标向重视社会口碑转变,从门槛式审批向陪伴式服务转变,从把关式静态分工向过程式动态风控转变。
“浙商银行再也不一味追求规模情结,再也不走‘垒大户’的老路,再也不关注‘挣快钱’”,陈海强表示,“时代不会辜负长期主义者,只有坚持长期主义,才能成功穿越周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