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强农先锋丨孙夕高:做好蔬菜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大文章 >> 正文

强农先锋丨孙夕高:做好蔬菜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5-07-29 14:46:20 来源:鲁网

编者按农业兴,百业旺;农民富,潍坊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潍坊作为农业大市,始终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不断书写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鲁网潍坊联合潍坊市农业农村局进行“强农先锋”专题采访,聚焦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模范人物、先进典型和标杆案例,传播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以先锋为镜,向榜样看齐,汇聚农业强市的澎湃动能,为推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凝聚力量。

鲁网7月29日讯(记者王玉龙魏雪)盛夏时节,记者走进潍坊诸城颐康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示范大棚,公司总经理孙夕高正在指导工人们栽植小葱,起垄、挖坑、栽植、调苗、培土、浇水,一道道环节井然有序,一行行小葱生机勃勃。“这是种的‘明星2号’。这一亩地的棚,能种25400棵,可收割三茬,总产量七八吨,供应出口市场……”孙夕高说,这样的优质种苗他们也会发到与颐康合作的农场、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手中,帮助他们提产量、增效益。

孙夕高,诸城颐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1980年参加供销社工作,1998年踏入蔬菜产业行业,至今一直扎根农村,始终咬定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不放松,依靠科技创新,摸索出一条蔬菜种植、加工、销售融合发展的新路子,示范带动了当地的蔬菜产业发展。

年出口一万多吨,销售额六千万元在颐康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一批定制化加工的洋葱、蒜苔、萝卜、生姜等产品,已经打包装箱,正准备发往日本、韩国。

据了解,作为一家保鲜菜加工销售企业,诸城颐康食品有限公司每年加工1万多吨保鲜菜,80%以上的产品,如胡萝卜、甘蓝、洋葱等源源不断地发往日韩、东南亚等地,年销售额6000万元以上。

近几年,国外针对我国农产品的法律法规密集出台,准入门槛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外贸产品出口水平,潍坊、诸城也在积极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严格食安管控,同步搞好精细化加工,助力优质农产品顺利“出海”。

“我们的产品严格按照日本、欧盟标准进行生产管理。”孙夕高说,“公司也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要求,进行差异化生产,有的需要精挑细选,按照规格挑选后再筛选,然后再包装;也有的要把大包装改成小包装,我们都尽量满足客户要求。”

从大姜洋葱起步,带领农民种植出口蔬菜

“诸城的出口蔬菜种植普及是从1996年开始的。”孙夕高对记者介绍,“首先是以大姜出口为先锋。随着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大批的日本食品公司到中国开拓良种销售市场,并采购优质农副产品,诸城农产品出口由此起步。”

1998年,孙夕高首先在诸城贾悦镇引进试种日本黄洋葱,在朱解镇试种日本大葱。为了种植的蔬菜符合日本标准,他从青岛日本黄龙种子公司聘请日本专家到田间地头,教农民如何育苗,苗期怎么管理,大葱、洋葱的株、行距、标准等种植细节问题,“当时的农户也是第一次按标准种植,直接颠覆了农民的传统种植思维。”

“田间管理是种植者最困扰的问题,也是蔬菜种植最关键的步骤。我们从化肥、土杂肥的定量使用、农药使用的标准,直至浇水、培沟、收获等细节问题,都是聘请日本技术人员手把手教种植者。”孙夕高回忆说。

好的种子,加上科学种植管理,就有好的结果,收获时又按照出口日本标准,挑选分级拉回公司,农户当年亩纯收入5000元,比当年种植小麦、玉米收入高出4000元/亩,农民第一年尝到了现代农业种植的甜头,极大地调动了种植者的积极性,为以后的蔬菜推广种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在诸城推动蔬菜种植,孙夕高带领公司自2003年开始,先后在百尺河、相州、昌城镇建立了自属示范基地,先后购置了三十多台套农机用具,既自己使用,又给种植农户提供服务,在自属种植基地、从育苗开始,现场召集农户观摩学习,让农户有了直观的印象,便于他们日后操作。

为了让种植农户搞明白种植细节,公司还专门印制了各种蔬菜的种植操作规程明白纸,人手一份,仍不明白的电话联系,无论他本人还是他公司的技术人员,在诸城市基本随叫随到,现场处理蔬菜种植碰到的难题。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公司合作基地遍布好几个省,其中潍坊地区每年平均5000多亩。

“龙头企业+”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孙夕高深知,蔬菜种植是第一步,这一步的工作是基础。为了有一个稳定的货源,他带头成立了诸城市颐康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了300多户蔬菜种植农户作为社员,大家推荐他担任理事长,社员种植的蔬菜都是以订单的方式种植,收入有基本保障,再也不会出现菜贱伤农、卖不出去的问题。

在带动农户增收方面,孙夕高也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作为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公司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种植管理模式,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产品,显著降低了农户的市场风险。“我们与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每年的合作收益都在数千万元以上。”孙夕高自豪地说,“所有订单种植的菜都有基本保护价,确保了种植社员的利益。社员紧紧围绕着专业社、公司需求种植,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多年的良好合作达到了示范带动的效果。今年,公司所在的昌城镇杨义庄社区将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计划与颐康公司合作,先期开展高品质蔬菜订单种植150亩,进一步深化“千企兴千社”行动,带动村集体增收和农户致富。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不仅保障了原料供应和质量,更让农户吃下了“定心丸”,不再为销路发愁。

蔬菜种好了,怎么销出去又成了关键。多年来,他带领公司先后建起了15000吨的保鲜恒温库和3000吨的低温库,20000多平方的生产车间,把农户社员的蔬菜收到公司进行精挑细选,分级加工、包装入库、出口。先后开拓了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加拿大等国外市场,年出口蔬菜1万吨,年销售额6000多万元,出口创汇800多万美元,所种植加工的品种由开始的洋葱、大葱、扩大到包菜、白菜、胡萝卜、西蓝花、白花菜、牛蒡、山药、土豆等十几个品种,国内市场线上线下全面开展,近些年还逐步踏足微商、电商,销售情况良好。

一二三产融合,提高蔬菜附加值

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从事蔬菜加工销售的企业越来越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近些年来,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孙夕高领导公司科技工作人员,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食品生产秘制配方,购进新的设备,新上三条预制菜流水线,有蔬菜油炸流水线2条,冷冻蔬菜流水线1条,开发了油炸薯塔、薯片、茄片、藕片、锅巴土豆、迷你土豆,围绕土豆深加工开发了六个产品,受到了市场的青睐。其薯塔产品获得了山东省千优产品称号。另外,他们还开发了速冻洋葱丁、胡萝卜丁、大葱段、大葱圈、冻姜块、姜泥等十几个品种,既充分利用了蔬菜边角料,又提高了其附加值,拓宽了销售渠道。

孙夕高带领公司取得的成绩,既获得了当地蔬菜种植户的拥护,又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支持。2018年入选山东省第七批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创办的专业合作社被全国供销合作社、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22、2023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500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其本人也被授予诸城市第一批乡村之星,2019年被中国合作经济学会授予“全国优秀理事长”称号,创建的基地2021年被认定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基地。

孙夕高深知,农村农业是一座大学校,面前还有数不完的困难和未知的蔬菜行业变数,但他一如既往地带领他的团队勇毅前行,为蔬菜产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他计划在今年扩大合作社种植面积1000亩,同时,顺应农业数字化、智能化趋势,进一步扩大自动化设备应用,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我们不仅要让诸城的优质农产品走向世界,更要让农民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孙夕高说。在他看来,农业企业家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经济效益,更在于带动一方百姓共同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赵岳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QzRen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闽ICP备18024570号 泉州人才网-大泉州人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