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谍战大作引发热议!黄晓明特工失忆,剧情真能打破魔咒? >> 正文
谍战大作引发热议!黄晓明特工失忆,剧情真能打破魔咒?
这剧的预告片一放出来,黄晓明就靠冰面追车戏把我们震了一下。
啥?
黄晓明!
失忆特工!
冰上追车!
一时间,我差点忘了自己是不是在看谍战剧,还是在看《速度与激情》系列的片段。
可是……看了看评论区,哎呀,反响还真不尽如人意。
大家的心情就像黄晓明在剧中的追车镜头一样,飞快地飘移兴奋和失望之间来回颠簸,搞得我都有点搞不清楚自己是该期待还是该泪奔了。
你以为《36集谍战大作!
国家一级演员坐镇,谍影重重,一触即发》能靠这些爆炸场面轻松俘获观众的心?
别逗了。
就拿剧情来说,和那些堆积流量明星、拿着华丽特效拼的国产剧比起来,《潜渊》也没比它好多少。
甚至你还得从心里默默为编剧点个蜡:编剧情节这方面真是有些飘了。
也许你会想,哎呀,剧本烂算了,看看演员们的演技好了。
王凯扮演的中方情报官员张扬,李易峰饰演的美方特工杰克,能不让人期待吗?
老实说,我也希望他们能打破流量明星+剧情薄弱的怪圈,但现实往往让你一巴掌拍醒。
黄晓明亲自上阵冰面追车,炸了六辆古董车,可是反过来想,观众期待的谍战智斗、情感交锋呢?
还是打着谍战的幌子上演了一场流水线生产的拼场。
说起来,谍战剧近些年大多陷入了套路,特工+爱恨情仇+绝对悬疑这种模式几乎看得人睡着。
不是我说,谁能真正记得当年《悬崖》里那些紧张又有趣的潜伏剧情?
现在再看些剧集,倒是觉得情节发展的堆砌似乎只能用流量明星来了,剧本就等着尴尬来形容。
可气的是,这些流量明星居然还真的会有自己的市场粉丝。
你看黄晓明的粉丝就是一个忠实的例子,剧集还没播出,预售票房已经突破五千万,可这票房真能代表口碑吗?
给黄晓明,王凯和李易峰这些演员发的任务不是单纯打破流量明星的瓶颈,而是他们是否能够被剧情所带动,赋予角色更多的情感层次。
演员们试图把剧中角色演得更有深度,结果呢?
更像是在自己酝酿情感时不小心发了个情绪失控的朋友圈。
再谈谈特效吧。
你真以为钱砸到爆炸戏和冰面追车上就能一切?
别太天真了。
《长河落日》倒是给我火眼金睛地展示了真实还原的技术,实打实的历史场景。
对比一下《36集谍战大作》,能做到这种还原吗?
冰雪纷飞的场景完全能让你想起童话故事里的背景,而不是身临其境地进入情报战的现场。
讲真,流量明星和特效做得再好,剧情走向不对,这剧还真不好看。
我们当然希望它能有所突破,可目前它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华丽包装的大糖果,外面的包装好看,里头的糖果却让人失望。
更多的是仿佛花大钱买来的美丽外壳,可是外壳再美,糖果的味道不对,岂不是让人更加失望?
话说回来,真心希望编剧和导演能打破这一明星+特效的套路,真正从内到外去磨练剧本,打造出那种潜伏的紧张感,让我们在观众席上捏一把汗,而不是无聊地看反派降智的闹剧。
而这些明星,如果能在看脸的游戏之外,给角色注入更多复杂的情感和心理层次,说不定真能在未来的谍战剧中打造出属于他们的经典角色。
不过,要是继续这样拼流量,估计只会在短时间内飞一把,长久下来,大家都不想再跟风了。
说到这里,大家怎么看?
会不会觉得谍战剧只要有几位大咖演员就能坐稳收视榜首?
还是,观众的审美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明星大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