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除了《黑白厨师》,美食类节目还可以如何创新? >> 正文

除了《黑白厨师》,美食类节目还可以如何创新?

发布时间:2025-07-28 18:15:33 来源:影视产业观察

在今年5月举行的第61届百想艺术大赏上,Netflix美食真人秀《黑白厨师:料理阶级大战》战胜一众热门电视剧拿下“电视大赏”,成为百想史上首部获得大赏的真人秀。

这部现象级作品在播出期间全球掀起收视狂潮,带动原本因经济萎靡而陷入低迷的韩国餐饮业重新发展,令JTBC重启《拜托了冰箱》,也引领了海内外电视行业美食类节目的创作方向。近日播出的腾讯视频大型美食竞技真人秀《一饭封神》,优酷即将上线的《炙热游戏:百厨大战》,以及爱奇艺片单中的《美味的胜利》,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黑白厨师》的影响。在今年的国际市场上,也出现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美食类节目,在不同的细分赛道、以不同的创意模式焕新受众的观看体验。

美食竞技的两种路径在国际美食竞技类节目的创新上,一种方向是把专业性做到极致。近期在美国美食频道播出,衍生自2013年厨艺竞技真人秀《激斗厨房》的《激斗厨房:利刃出鞘》便是代表之一。

节目每期由4位选手进行两轮比赛。第一轮为特殊烹饪场景比赛,例如第一期的场景为飞机上,选手们必须使用飞机手推车中的酒饮和零食作为材料,烹饪出提供给头等舱的美食,且只能使用塑料刀具、咖啡壶和烤箱;选手们可以使用初始资金购买一些比赛中的优势。第二轮不再限定烹饪场景,选手们则需要竞标道具来妨碍他人,例如在烧烤主题赛中,让其他人只能使用烧烤签作为“刀具”等。

为了赢得比赛,选手们不仅需要展示高超的厨技,还需要拥有出色的策略、随机应变的能力和创意,以及冷静的心态,挑战并克服各种奇葩的烹饪条件。

另一种方向是赋予节目更多的趣味性。例如来自日本的《多谢款待BINGO》将宾果游戏的玩法用于美食竞技当中。节目以“打造地方新名产”为目标,邀请当红主厨与艺人组队,根据宾果卡上随机生成的美食关键词并结合当地食材,在限定24小时内创作全新料理。宾果卡上的关键词包括“大人的味道”“酥脆多汁”“入口即化”“传统”等,嘉宾率先完成任意一整行即达成“BINGO”,由当地居民试吃并投票,选出高知的新名产,并于节目官网公开菜谱。

而将对战双方的实力控制在同一水平线上,即便是菜鸟也可以贡献精彩纷呈的厨艺对决。泰国的《烹饪好伙伴》邀请两位不太擅长做饭的偶像男明星,在节目中展开烹饪对决。每期两位飞行嘉宾会在节目中烹制自己的一道拿手菜,两位偶像在品尝后要凭借自己的记忆力和理解力,现场尝试还原这道美食,再由两位飞行嘉宾选出最符合原版味道的胜者。5期过后,胜利次数更多的男偶像可以赢得25000泰铢的奖金。

节目借助男偶像的流量取得了不错的影响力,首期播放量为170万,五期节目播放量均在100万以上,并带动观众在家自己尝试节目中的菜谱,发挥自己的创意,并将烹饪过程拍成短视频发布在社交媒体上。

“美食+”的新元素融合元素融合是娱乐节目常见的创新手段之一,今年的美食类节目也通过“美食+”的方式实现了突破。以往大部分以专业性为基调的美食节目,都会邀请职业厨师或美食评论家担任点评的角色,而带有公益性质的《非典型评论家》则邀请自闭症患者担任评委,呈现出差异化观感。

每期节目中,四位自闭症患者前往一家在当地备受赞誉的餐厅,品尝主厨为他们的包括前菜、主菜和甜点在内的三道拿手菜肴,为每道菜打分,并当面给出直言不讳但绝对诚实的评价。除了评价美食,自闭症患者也会就餐厅的装潢风格、服务标准、餐具摆放等细节提出改善的建议。节目旨在帮助这些餐厅成为更加美味并且对特殊人群友好的场所,也唤起社会对特殊人群的更多关注。

在“海外留子食堂”在短视频大行其道之际,韩国也推出了一档海外美食留学主题的料理探索类综艺《柳学生》。演员柳秀荣、演员尹京浩以及歌手基贤组成“美食留学生小分队”,踏上一段边走边学、边吃边创的国际美食之旅。

节目设定了三项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规则:一是在每个目的地必须至少品尝一道当地菜肴;二是必须亲自学习并掌握一道以上当地菜的正宗做法;三是在学习基础上创造一道融合风味的新料理——否则就无法“毕业归国”。节目不仅展现出嘉宾对各地美食的享受,学习技艺时的高度热情和专注,也描绘出异国料理背后的文化底蕴。

来自新加坡的《饭罪现场》则将推理节目的常规模式移植到烹饪真人秀当中。每期节目开头,一位神秘主厨完成一道拿手美食之后离开,只留下一片狼藉的罪案现场。主持人作为“饭罪调查科科长”,带领三位嘉宾神探来到现场,他们需要通过搜查和推理,找出“受害者”(主食材)的真实身份和犯人的“作案手法”(烹饪手法)。此外,三位嘉宾还需要根据自己的推理和猜测,制作出这道消失的美食,最终主厨登场进行品尝和判定。

节目中现场取证、案情分析等环节,赋予了观众如同《大侦探》等推理类节目的观感;而美食还原制作和品鉴环节则是美食节目的固有看点。两种类型的融合带来了可看性的叠加,有效满足不同喜好的用户需求。

上述通过“美食+”方式实现创新的美食类节目,实际上也都完成了参与者的角色重塑,将专业的美食评论家变为自闭症患者,让艺人以海外留学生身份出发,让主持人和嘉宾化身侦探,观众跟随他们的视角得以收获不同的体验。

美食经营的细分创新美食经营类节目是美食节目的重要分支之一,国内湖南卫视《中餐厅·非洲创业季》正在热播,本季《中餐厅》首次登陆非洲大陆,选址“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摩洛哥丹吉尔,以中华美食为媒,开启中非文化交流的新篇章。国际市场上今年也出现了一批经营类节目,或从经营者入手,或从经营场所、经营形式为切口,探索出生存之道。

《对决!彭奉彭奉》由两座资深喜剧人彭贤淑与李奉元在泰国的一座小岛上展开经营对决。两位嘉宾都有着丰富的餐饮经验,都曾因创业失败而沉寂,但他们不屈不挠、带着过往的挫败经验再次踏上餐饮征途。

在节目中,嘉宾每周进行一次事关生死存亡的营业对决。彭贤淑决定经营具有韩国传统特色的猪肉汤饭,李奉元采用主打辣味海鲜辣汤面和糖醋肉的经营路线。节目不仅比拼餐饮技艺,也比拼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智慧与坚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衍生节目《豆豆饭饭》,则是一档由艺人经营公司食堂的美食真人秀。节目延续了原IP的阵容李光洙、都暻秀,两人一起成立食品公司,承包不同公司的食堂。

限定人手、限定时间、限定条件造就了节目的看点。每家公司的食堂都有必须完成的规定任务,例如与内容制作公司“eggiscoming”签订的合同中要求用完一定量的土豆。两人在限定时间内承担了采买食材、构思菜单、美食烹饪等工作,等待员工前来用餐,并给出自己的评价。同时在不同公司之间轮转的过程,也给经营者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街边生意》则从餐厅的形式入手,由一群热爱韩食的艺人在西班牙南部城市卡迪斯,通过驾驶一台“美食自行车”开设流动餐厅,向当地人推广韩国料理。从固定地址的餐厅,到传统的餐厅,再到没有屋顶和墙壁的美食自行车,嘉宾经营的场所更加开放灵活,能够深入不同的街头、海滩与广场,让当地人民看到烹饪过程,让韩食更好地走进人群、走进生活。

整体来看今年的国际美食类节目呈现出三个创新方向:美食竞技类向着专业性和趣味性的两端发展,“美食+”通过公益、留学、推理元素的融合实现看点的叠加,美食从经营者、经营场所、经营形式不同纬度进行创新,为观众带来更加多元化、更具情感价值的娱乐体验。

这些创新趋势不仅体现出美食类节目在内容形态上的不断突破,也折射出当下观众审美与情感需求的升级: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厨艺展示,而更希望在“吃”的背后看到人的故事、社会的温度、文化的交融乃至思维的碰撞。正因如此,无论是强调极致技能与策略对抗的竞技赛道,还是引入多元元素塑造差异化观感的“美食+”模式,亦或是从微观经营视角映照宏观社会变迁的商业探索,这些节目都在用更加灵活、更具共鸣的表达方式,让美食成为连接世界、触达情感、激发创意的媒介。

—THEEND—作者|刘翠翠主编|彭侃执行主编|刘翠翠排版|于佳欣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QzRen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闽ICP备18024570号 泉州人才网-大泉州人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