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名城视窗·文化的力量 ⑯ |以文兴城,新安一脉润千岛——淳安文化“活水”滋养共富“土壤” >> 正文
名城视窗·文化的力量 ⑯ |以文兴城,新安一脉润千岛——淳安文化“活水”滋养共富“土壤”
700里江流浩荡,孕育了千年文脉。
从新安江,到千岛湖,历经1800年的厚重积淀,“新安文化”深刻烙印在淳安发展的进程中、百姓生活的幸福里。
什么是新安文化?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溯本求新,是“一滩复一滩,新安在天上”的逆流而上,也是“群山隔尘嚣,江水涤心神”的疏朗开阔。
文化,一直是淳安的“根”与“魂”。
历史与当下在此交汇,老百姓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更创新的文化传承、更完善的文化设施、更丰富的文化活动、更个性的文化消费。
漫步在如今的淳安,博物馆的“书卷味”,骑龙巷的“烟火气”,守艺人的“新生活”……都在讲述着“文化+”带来的全新体验。这座被誉为“锦山秀水、文献名邦”的县城正以新安文化为底色,以活化创新为动能,深入实施农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将千年文脉化作共富“土壤”,用文化力量激荡一湖“秀水”。
点亮“文化眼”:赓续千年文脉擦亮新安文化新标识
新安文化,源水而生。
新安江曾是浙江与安徽、江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水上要道,特色的山水景观赋予了沿江两岸静谧与壮阔的自然禀赋、繁忙的经贸活动滋养了多元且和谐的人文魅力。
“新安江流域的文化已传承了千年,它不局限于一城一地,而淳安是其非常重要的萌发地和中心。”淳安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新安江上游的“徽学”已成为国内三大地域文化显学之一,但对新安江流域的整体文化研究仍有大量挖掘空间。
涵盖淳安特色美食、非遗体验等多种业态的慢生活街区——骑龙巷淳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的“新安”要往何处找寻?许多“新安文化”的物质载体可能已经消失。不过,近年来,淳安从史料出发,进行了系统搜集、整理与研究,这块文化“空白”渐渐有了色彩。2024年,淳安发布的一套《新安文化》丛书,收录了新安医学、建筑、工艺、古语、民俗、书画、饮食等18个品类历史;编纂的一本《新安清调吟诵诗文》,收集整理了新安古诗文传统读法。
原本散落在文献典籍中、口口相传里的“文化碎片”,拼凑成了较为完整的模样。这些文本为深入研究、交流、传承和发扬新安文化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淳安还通过大量文化设施、文化空间的打造,更有条理地展示新安文化的“脉络”与“高光”。目前,淳安已拥有淳安县博物馆、文昌镇民俗文化馆、汾口田园博物馆等各类特色博物馆21个。
位于千岛湖镇珍珠半岛的淳安县博物馆已经成为颇有热度的“打卡地”。“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5260平方米,以淳安文化为主轴,讲述淳安从‘湖底江(新安江)’时代到‘江上湖(千岛湖)’时代的历史故事,我们想要打造一个回得去的文化故乡和放不下的精神家园。”淳安县博物馆馆长王文介绍。
走进博物馆四楼非遗厅,从淳安根雕到淳安睦剧,从青溪龙砚到八都麻绣……无一不彰显着淳安历史文化底蕴的浓厚。“基于这些文化底蕴,我们基本每月都会举办2到3场文化活动,邀请市民、游客参与。”王文表示,近几年,“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自开馆以来年均接待市民、游客达17万人,来参观的外地游客比例逐年增高,“有的时候甚至比本地游客还要多。”
挖掘和展示新安文化,绝非简单“怀旧”,而是要把带来的“流量”变成“留量”进而转化为“消费量”。今年,淳安还通过燕山文化园等重要项目实施建设,找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加快打造新安文化集中展示窗口,加快培育具有淳安特色的文化新业态,让历经千年的新安文化在新时代“流动”起来,让新安文化成为淳安最具辨识度的文化标识。
盘活“老家底”:守住根留下人构建活态传承新生态
解码新安文化是迈出的第一步,如何“传下去”是更为关键的后半篇文章。
淳安仅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2项国家级、11项省级、38项市级以及115项县级代表性项目,与之相匹配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有78人。如此庞大体量的“老家底”,并非单一力量能做好“传承活化”,这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非遗传承往往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传统手艺学习时间长、要求高,手工艺者难以短期实现自我价值,同时非遗类产品应用效果和转化渠道不佳,导致产品的经济效益不高,许多优秀的手艺人不得不谋求新的生存方式。”淳安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像是青溪龙砚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洪发军,17岁开始学习淳安“三雕”技艺,当时跟他一批的学徒共有五六人,到最后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草龙程海波/摄
非遗要“活”,核心在“人”与“技”。数字浪潮下,淳安探索数字与非遗的奇妙“混搭”,搭建了“守艺人”文化共富平台,通过挖掘“技艺传承人”、集结“文化守护人”、打造“共富经纪人”,让传统文化“守得住”“传下去”“火起来”。
一个“守”字代表了两种“守护”,“守护”手艺人,“守住”传统技艺。
“守艺人”小程序公益服务平台专门设置了手艺人非常需要的版权申报、政策查询等服务,目前已汇聚来自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的200多位“守艺人”。通过手艺人拍摄计划和“守艺人”新媒体矩阵的搭建,手艺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经历、作品故事、技艺呈现更广泛、更直观地出现在了大众视野里,目前已拍摄40条视频,各类新媒体平台上的“守艺人”账号视频播放量已超1000万。
非遗火起来了,口袋也富起来了。
通过“新杭线”文创产业巡展平台以及杭州文博会、千岛湖创意生活周、淳安文化创意精品国内外巡展的举办,淳安不断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打通“交流渠道”,为市民游客创新“消费场景”。截至目前,各类平台活动累计带动“守艺人”共富销售超300万元。
以青年人为主角的艺术文旅新地标——阿尔法城淳安县文广旅体局供图
平台多、渠道广,淳安非遗“走出去”的脚步愈发坚定,不仅走出阡陌,更跨越山海,在市外、省外,乃至世界舞台上“圈粉”。
连续两年,淳安的非遗作品都出现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手工艺展览会上。去年展出的“蟾蜍手把砚”是洪发军精心雕刻的作品,他说:“能代表淳安出海展览青溪龙砚,那一定要是拿得出手的好作品。”今年,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管建丽的作品备受关注,她说:“曾经八都麻绣也面临将要失传的困境,如今通过文化出海打开了国际市场,全村绣娘有了稳定收入。”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单打独斗”到“互相扶持”,从“单向展示”到“深度体验”,从“小众欣赏”到“大众消费”,这些手艺人有了“报团取暖”的线上、线下平台,这条“守艺人”变身“受益人”的共富路径也将更好地走下去、扎深根、结硕果。
深化“文化+”:以文塑旅兴产打造两山转化新场景
“守艺人”成为“受益人”的背后,是“文化+”的力量。
淳安“文旅+非遗”等新兴业态正在崛起。夜幕降临,骑龙巷的彩灯沿街亮起。这条位于城区繁华地段的小巷,已经成为美食、文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汇聚之地。
沿着巷子往里走,一家名叫“安上粉皮”的店铺外排起了长队。“生意挺好的,现在很多游客专门过来吃嘞,我们旺季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四五百份。”李洁玉和徐鑫夫妻俩是这家店的老板,他们的父亲在世时是“安上粉皮”第五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会为了体验特定非遗项目而选择旅游目的地。骑龙巷就是“文旅+非遗”业态兴起的缩影与注脚,这里的“一站式”打卡非常吸引人,既能吃到“安上粉皮”等非遗美食,也能买到“八都麻绣”等非遗文创,还能体验到“里商仁灯”等非遗制作的过程。
而这也是淳安始终注重“文化+”对共同富裕的支撑作用,加快培育具有淳安特色的文化新业态,加快缩小“三大差距”的成果显现。一个个“+”号,带来更多消费场景、激发更强共富活力——
“文旅+艺术”,淳安这座艺术之城“潮起来”了。
年初开业的千岛湖阿尔法城,是珍珠半岛的文旅新地标。吴宗其摄影艺术馆、陶艺工坊等艺术空间的开业,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走进这里。“阿尔法城正通过独特的艺术生态圈与创新商业模式,打造成为‘链接全球潮流文化的社交中心’。”千岛湖阿尔法城项目总经理吴敏介绍,未来要吸引更多艺术、潮流品牌主理人有效入驻。
月光岛程海波/摄
“文旅+婚恋”,淳安这座爱情之城“甜起来”了。
坐落在5A景区里的婚登中心——千岛湖月光岛婚姻登记中心,用一场场山水间的浪漫仪式见证了淳安婚恋产业格局的重塑。此外,淳安还培育了9个户外颁证基地、12家婚恋主题酒店民宿,发布了情侣度假、旅拍、蜜月3类“千岛之恋”精品体验线路,开发了9大类56种“千岛喜礼”系列伴手礼产品,全力打造集婚登、旅拍、婚礼、蜜月于一体的“爱情之城”。
拥有上千株南枣树的左口乡显后村就享受到了发展“甜蜜经济”的红利。“除了举办枣花节、寻找枣树王、制作枣花粽、销售喜枣外,显后村还联动‘此生情定千岛湖’IP,将村庄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爱情圣地,吸引游客前来,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50万元以上的收入。”省级文化特派员张志鹏说。
“文创+乡村”,淳安的乡村也“美起来”“富起来”了。
下姜村以一朵“栀子花”铺就了一条“共富路”。走进“栀子花开”文创展示馆,栀子花香氛、栀子油、栀子茶等产品琳琅满目,其中,栀子花香氛已获40万元订单。还有坐落在淳安乡间的各个乡村文化“文创工坊”,开发了文创产品30余种,并在阿尔法城、骑龙巷等文创商圈、街区开展销售,实现增收300万元……如今,“文创赋能”也成为了淳安解密乡村“共富密码”又一探索。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从“乡土”中诞生,最终又回馈乡土的生长闭环。
从“看山看水看风景”到“观文品史享生活”,淳安完成了一次跨越式升级。今年,还将紧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主线,拓宽“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实现路径,推进主题岛屿提升改造等重点项目,新培育旅游驿站、采摘旅游体验基地、等级民宿等省市文旅品牌10个以上,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
700里江水,千年不息。水流之处,有风景,有烟火,有文化,有产业。
理学巨擘朱熹在淳安瀛山书院讲学时,写下了家喻户晓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淳安的文化“活水”也从新安文化的源头涓流不止,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范例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