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安顺民安集团:用心用情做好驻村帮扶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 正文
安顺民安集团:用心用情做好驻村帮扶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盛夏七月,走进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湾坪村,只见成片长势茂盛的皇竹草随风摆动,四位村民正忙碌着收割皇竹草,随后装车转运。
跟随被转运的皇竹草来到湾坪村青储饲料加工厂,机器运转声此起彼伏,村民正有条不紊地加工青储饲料。“这些皇竹草都是刚从地里收回来的,加工成青储饲料后,主要用来养牛。”安顺民安集团有限公司派驻湾坪村第一书记管箫介绍道,2017年,湾坪村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成立了“村社合一”的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理事长,支部委员为理事成员,共同推动种草养牛产业发展。
“我们收割皇竹草按0.06元1斤算工钱,每天能收2000斤,能挣120元。在家门口干活挣钱,挺好的!”村民王国秀笑着说,像她这个年纪,能有这样的机会补贴家用,已经很满足了。
同样在田间忙碌的村民杨东妹也算起了收入账:“每年给村合作社收割皇竹草、加工青储草料,务工收入能有1万多元。”
在产业起步阶段,湾坪村党支部书记姜天兴带头投入5万元,支部成员分别投入1至5万元不等入股合作社,同时动员有能力的农户以资金或土地入股。2018年,借助青岛400万元的帮扶资金,村里对养牛场进行改造扩建,扩大养殖规模,还配套建成青储饲料加工厂,种植了1000余亩皇竹草,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谈起养牛产业的经营之道,管箫难掩喜悦之情:“我们采取‘买瘦牛育肥再出售’的模式,这多亏了姜支书和党员干部们认牛、识牛的本领。他们常去周边活牛市场打探行情,看准有增肥潜力的瘦牛就买回来,等育肥到最佳状态在及时卖掉——因为牛长到一定程度后增重放缓,多养一天就多耗费一天饲料,及时出手才能保证收益。”
发展产业的核心是带动群众增收。今年以来,湾坪村已出栏肥牛52头,总收入超60万元,平均每头售价1万多元;村合作社在养牛产业上支付的劳务费累计达40多万元。长期在养牛场务工的孟正伦、吴小桃夫妇,每年能拿到10余万元报酬。夫妇俩坦言:“只有把牛养好,合作社盈利了,我们才能稳稳拿到工资。”
在乡村治理与环境改善方面,湾坪村同样成效显著。2024年,管箫从“娘家”——安顺民安集团有限公司争取到100万元资金,用于村口约300米的道路改道修建。“改道前,大型车辆进出困难;现在路通了,出行方便、运输物资、收储草料都方便了!”姜天兴感慨地说。
2018年下半年以来,安顺民安集团有限公司(其前身为安顺市大健康医药投资有限公司)便对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湾坪村开展帮扶,截至2025年7月,该集团累计帮扶湾坪村10余万元,主要用于村委会建设、宜居乡村建设、基础设施修缮等方面。帮助协调资金300余万元,主要用于尅马组至干龙坝组产业机耕道建设、养牛产业、红芯红薯产业发展等方面。同时,该集团还通过“四联四帮”的工作机制,组织17名党员结对走访36户困难群众;同时在春节、端午等重要节点深入帮扶村走访慰问,赠送生活物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增进群众福祉,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可喜的事,今年湾坪村作为全乡唯一一个“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市级示范点,以清理残垣断壁、清理乱堆乱放、改厕、改圈、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污水为主攻方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院坝会、入户宣传等形式,积极发动群众自觉参与,保障治理成果的长效性,目前已清除残垣断壁22处,清理乱堆乱放40余处,进一步提高农户的人居环境水平,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看着如今湾坪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管箫欣慰地说:“村里通过强化宣传动员、深化政策学习、精准摸排底数、及时清运垃圾等举措,持续推进环境整治。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对通村通组路、村庄院落、房前屋后进行全面清理,拆除破旧空心房和旱厕,鼓励农户开展庭院绿化,因地制宜植树种草,大力推进村庄绿化和美丽庭院创建。“两清两改两治理”不仅改变了乡村的面貌,更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作者: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