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聚焦2025交流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演出活动总导演杨煦:一次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盛会 >> 正文

聚焦2025交流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演出活动总导演杨煦:一次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盛会

发布时间:2025-07-26 20:01:15 来源:当代先锋网

7月25日晚8时,“文明互鉴・多彩合鸣”——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演出活动在贵安新区云漫湖公园露天草坪精彩上演。贵州教育报记者采访贵州省歌舞剧院副总经理、本次演出活动总导演杨煦,从他的视觉来解读这次演出活动节目安排的深意。

贵州教育报记者:此次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演出活动整体的节目编排选择思路是什么?

杨煦:以2025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为契机,依托东盟教育交流周,推进教体文旅融合,吸引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参与。作为承办单位的贵州文化演艺产业集团,是贵州文化的有力推动者,在此次演出中,围绕“文明互鉴・多彩合鸣”主题,联结贵州自然与人文,展示贵州、西南地区与东盟非遗魅力及共性,演绎国际特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节目,呈现历史性、文化性与当代性。

排练筹备工作时的杨煦。

贵州教育报记者:这次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演出活动具有怎样的特色?

杨煦:贯穿主题——以“听见大地的声音”为线索,涵盖自然回响、历史回声、人文之韵、多元一体,展现民族风情、东盟之约等。

板块组成——设“序+上篇+下篇+尾声”,即《大地初声》《风骨黔行》《万物生光》《梦扬未来》,层层递进。其中《大地初声》有歌舞《御风而行》,《风骨黔行》有舞蹈《龙驭云来》、歌舞《屯堡观新》、舞蹈《山耕有道》、歌舞《中华美德代代传》;《万物生光》有杂技《鼓舞凌云》、歌舞《文明长河:中泰和韵》、歌曲《恋恋贵州》、舞蹈《编织群岛之舞》、时装秀《大地织语·民族服装秀》、舞蹈《金文耀天·泰艺承恩》、京剧《华章黔声·韵耀东盟》;《梦扬未来》有歌舞《向远方》。

演出现场的精彩呈现。

其中,《文明长河:中泰和韵》歌舞和《金文耀天·泰艺承恩》舞蹈讲述在湄南河的波光中,我们看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古老的鼓乐与典礼中,我们聆听到两种文明彼此交织的深情。东盟艺术团带来的舞蹈《编织群岛之舞》展现出在南洋群岛,这片文化以多样为基、以共生为魂,如同织锦,将千百种差异交错成和谐的图景。

表演形式——融合古典舞、京剧、花灯戏、杂技、多民族歌舞等,结合多媒体交互,实现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交融。

特色节目——序章以乌江船夫号子引,桨具文化纹饰显互鉴起步;上篇融东盟元素,展文化共性;下篇现侗苗风情,绘和谐图景;尾声大合唱,寄共赢愿景。

户外演出考虑——结合露天广场特点,注重公众参与,整合多样舞台手段,把控视听节奏与情绪,打造优质盛宴。

贵州教育报记者:在这次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演出活动有没有一些具有贵州特色的节目?

杨煦:上篇《风骨黔行》中,《龙驭云来》《山耕有道》是具有贵州特色的节目代表。

《龙驭云来》以贵州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铜车马为灵感源泉,是本场演出中彰显贵州山地古文明底蕴的点睛之作。节目特色尤为鲜明,当铜车马缓缓驶来,舞者化身侍俑,循着古礼翩然起舞。苍茫乐音中,娇柔身法与庄重礼制相映成趣,既还原了历史场景的古朴韵味,又以艺术化的表达勾勒出贵州作为山地古文明发源地的深远意象。光影交错间,礼乐的厚重与风雅的灵动交融碰撞,宛如一幅立体的文化图腾徐徐展开,让观众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震撼中,深切感受贵州历史文脉的源远流长与独特魅力。

演出现场的精彩呈现。

《山耕有道》该节目源于舞剧《王阳明》的精华舞段,以王阳明在贵州龙场的“悟道之地”为叙事原点,是一场兼具历史厚度与人文温度的艺术呈现。节目特色极具感染力,以王阳明在龙场传道授业解惑为基础,构建一组“讲学与回应”“行动与启蒙”的舞蹈场景,体现“知行合一”由思至行、由我至众的精神轨迹。

贵州教育报记者:举办此次交流演出活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杨煦:此次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演出活动不仅是一次展示非遗魅力与共性,推动文明互鉴的高质量艺术展示活动,更是一次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盛会。通过这场演出,将进一步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深厚情谊,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谱写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新篇章。

演出现场的精彩呈现。

贵州教育报记者

熊江睿高志杰李秀锦

编辑皮亚丹

二审贺韬

三审刘钢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QzRen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闽ICP备18024570号 泉州人才网-大泉州人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