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普定县黄桶街道后寨村:西洋菜“闯”东部市场 产业兴旺促增收 >> 正文
普定县黄桶街道后寨村:西洋菜“闯”东部市场 产业兴旺促增收
近年来,普定县黄桶街道后寨村蔬菜产业快速发展,众多种植户与企业紧抓机遇,依托优质土壤、水源和优良气候条件,培育出一批批高品质蔬菜,并凭借过硬品质打入东部市场,不仅卖出了高价,更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成为推动该村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黄桶街道后寨村的西洋菜种植基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微风拂过,嫩绿的西洋菜随风轻轻摆动。田垄间,工人们正专注地进行着管护工作,为即将到来的采收季做最后准备。
贵州春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袁光普告诉记者:“目前种植的320多亩西洋菜,已经丰收在望,西洋菜主要是销往香港、澳门、广州、杭州、上海、南宁等地,我们和他们有购销合同,在我们冷库打好包装,他们到我们冷库拖运。”
西洋菜能在东部市场走俏,核心在于其过硬的品质,正是这份源于自然禀赋与精细管护的好品质,撑起了它在市场上的高身价。
“西洋菜到旺季的销售价格每斤可以达到11块多,之所以能够卖到这么高,就是因为我们的环境、水质、土壤、气候都比较适宜种西洋菜,种出来的菜品质非常好,很受客户的欢迎。”袁光普说道。
西洋菜卖出的高价,不仅让当地农业发展势头更劲,更像一根纽带,将产业兴旺与百姓的生计紧密相连。在基地里忙碌的身影中,不少都是周边村庄的村民,这份“家门口的活”正为他们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
“我是焦家村的,在这里做工一天有100块钱,离家也近,还能照顾家里。”贵州春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人陈开敏高兴地说道。
“我们现有工人80多个,最高峰有110多个,每个月工资的支出将近9万元,工人都是周边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在家门口就有活干。”袁光普表示,下一步,会继续把公司发展壮大,明年扩种到500亩,员工也可以增加到150人。
单个村民的收入增长,只是西洋菜产业带动就业的一个缩影。如今,整个基地的务工队伍规模与工资发放情况已形成稳定态势,而企业对未来的发展规划,更让这份“家门口的机遇”有了更广阔的前景。
作者:杨田编辑:张小维责任编辑:王超终审: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