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贵州蔬果“出海”记!跨越6000公里的畅销传奇 >> 正文
贵州蔬果“出海”记!跨越6000公里的畅销传奇
满载生姜、大蒜的货柜车从贵阳综保区发车。
7月17日上午11点,三辆满载28吨生姜、大蒜的货柜车从贵阳综合保税区的贵州万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仓储区驶出,半个月后,这些来自贵州山地的蔬菜,将在迪拜各大超市售卖。中东客商瓦卡尔检查货物时,看着依然饱满的贵州生姜,惊叹不已:“这些蔬菜像是刚从土里挖出来的!”
贵州到迪拜,6000公里。跨越山海的新鲜背后,是一场政府与企业共筑的“保鲜革命”。
中东客商瓦卡尔检查货物。
万辉国际是贵阳综保区2024年重点招商引资的农产品出口企业。该企业依托贵州丰富的农产品资源,集种植、加工、仓储于一体,产品远销日本、韩国、越南、荷兰及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开始我们考察了解了多个地方,最终选择落户贵阳综保区,一方面是基于保税区的保税政策、开放通道等优势,另一方面是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不错。”该公司负责人吴龙华坦言,项目从达成合作意向到入驻、落地、投产,项目推进很顺利,不仅有专人对接,期间遇到困难和问题,立即得到回应解决。
工人正在分拣大蒜。
“建设期间,综保区和筑城海关多次现场调研,手把手教我们补齐短板。”吴龙华感慨道。去年10月,企业首单出口越南的100多吨马铃薯,实现了贵州马铃薯自主出口零的突破。“以前只能委托代加工厂出口,利润薄如纸,如今我们终于握住了出口主动权!”
这份主动权的背后,是贵阳综保区与筑城海关的接力赛跑。去年10月,当企业首次尝试向越南出口马铃薯时,对出口流程一无所知。贵阳综保区联动海关成立专班,从种植基地备案、食品出口商资质到加工仓储登记,逐项指导企业补齐软硬件短板。“他们甚至帮我们优化包装车间动线,避免货物二次搬运造成的损耗。”吴龙华说。
短短8个月,该公司已成功出口马铃薯、白菜、洋葱、大蒜、生姜等到越南、日本、韩国、迪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货物总量超2000余吨,进出口货值达3000余万元。
新鲜农产品的跨国之旅,每一步都是与时间的赛跑。传统通关模式下,单证办理、海关查验等环节往往耗费数日,这对于保鲜期有限的生鲜农产品堪称致命。
“以前农产品出口都需委托第三方,现在我们可以自主操作了。”吴龙华拿着新鲜出炉的检验检疫证书说,在海关“一单制”改革框架下,企业通过移动端一键申报,货物与车辆绑卡后即可快速通关,压缩通关时间约50%。
堆积成山的货物。
“刚刚贵阳综保区产业发展局负责人和海关技术人员还主动上门,帮助我们解决‘区内直转’的操作难题。办成后,企业直接在区内就能一站式办结通关手续,省去了货物‘出区再进区’的繁琐运输环节。”吴龙华算了一下,“区内直转”开通后不仅通关效率大幅提升,每车货物更能直接节省物流费用200至500元,同时装卸耗时、运输时间和货物损耗方面的综合成本也显著下降。
据吴龙华介绍,尽管贵州出口的大蒜、生姜在迪拜商超的售价比同类产品略高,但凭借过硬品质迅速赢得当地消费者青睐,市场占有率已突破70%。旺盛需求吸引了众多中东客商主动寻求合作,订单纷至沓来。
政府保驾护航,企业也在主动突围。今年3月,吴龙华陪同瓦卡尔深入六枝、威宁等产区考察,贵州水果的优良品质令其当即拍板:“销路畅通后,每月可追加猕猴桃、苹果等特色水果订单近500吨!”
在贵阳综保区全程护航下,万辉国际还投入百万资金建成3000平方米智能化出口水果包装厂,日加工鲜果能力达50吨。“海关提前介入指导功能区规划,让我们少走了弯路!”吴龙华表示。目前该厂已进入备案最后阶段,8月投产后将彻底打通贵州水果自主出口通道。
在万辉国际的规划蓝图上,一个更宏大的项目正在酝酿:“我们准备建一个贵阳国际蔬果集散中心,预计年蔬菜及其制品交易量可达500万吨以上,蔬菜及制品外销率提升至60%,有望带动30万以上农村劳动力平均增收30%。”与此同时,万辉国际还打算深入威宁、修文等产区,与合作社签订种植协议:统一提供种子与技术标准,包销达标农产品。“我们要让贵州农户种得安心,更卖得放心!”吴龙华表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黎娅茹
编辑罗昌
二审何欣
三审胡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