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铜仁漫山油茶变“真金” >> 正文

铜仁漫山油茶变“真金”

发布时间:2025-07-23 00:33:20 来源:当代先锋网

晨曦微露,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的油茶林里,油农刘明生麻利地修剪着枝条。“去年这20亩林子,给我挣了3万多块!”他黝黑的脸上绽开笑容,“今年合作社教了新管护法子,收成铁定更好!”一片片油茶林绿意盎然,成了刘明生眼里的“绿色银行”。

玉屏侗族自治县油茶产业国家级示范园区。(铜仁市林业局供图)

在玉屏侗族自治县油茶产业国家级示范园区,连片的油茶树顺着山势铺展开来,宛如绿色的波浪。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离不开清晰的规划。铜仁市把产业布局作为核心。以玉屏油茶国家级示范园区为重点,在全市精心编织出“一核三区六带多园”的油茶产业版图。

如今铜仁市1个国家级示范园区、1个示范基地,3个省级示范园区,12个市级示范园区,像撒在群山间的种子,渐渐长成产业森林。

好规划引来活水源泉。依托中央财政油茶示范奖补项目的有力支持,2025年铜仁新建和改造油茶基地达12.92万亩。还发展了山桐子、竹子等特色林业基地10.75万亩。林业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00亿元,像刘明生这样直接受益增收的群众达到10.95万人。

石阡县仙人街景区。

山林的“宝藏”远不止油茶。在石阡县仙人街景区,中午时分的森林康养基地热闹得像集市。“第三桌客人要的蕨菜炒腊肉加急!”罗东芝系着围裙在厨房和小院间穿梭,她的农家乐小院早已坐满了从城里赶来“吸氧”的游客。“现在城里人周末都爱往这儿跑,呼吸新鲜空气,尝尝山野菜,停车场经常爆满!”看着高朋满座的场景,罗东芝乐得合不拢嘴,客人多时,一个月收入就能达到三四万元。

在铜仁,全市600万亩适合林下经济的林地被精准划分为四类,鼓励乡亲们种植特色作物、发展生态养殖、采集野生山珍、开发森林旅游。

铜仁碧江区九龙镇林下黄精种植基地。

如今,“国储林+”“油茶+”“国有林场+”等模式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已累计打造40余个。森林康养名片更是愈发亮眼:建成了全省首批省级森林康养示范基地2个、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6个、省级森林康养人家30家、省级自然教育基地43家、森林康养小镇2个。像罗东芝这样,凭借着林下的丰富宝藏,稳稳端上“生态饭碗”的乡亲,全市已有超过20万人。

产业要兴旺,苗子是“保障”。在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茅坡村油茶种质资源圃里栽种了从全国收集来的470多个品种的油茶苗。高级工程师刘四黑介绍:“每株苗都有一张身份证,我们继续跟踪记录每棵树的长势,哪棵树抗病虫害能力强、产值高,查卡片就可知晓。”

玉屏县油茶育苗示范基地。(铜仁市林业局供图)

铜仁建成像茅坡这样的4个油茶采穗圃和10个省级保障性苗圃,省级保障苗圃数量占全省近15%,排全省第二。围绕油茶奖补、生态修复等大项目,推行订单育苗和全过程质量管理,育苗基地面积达18754亩,还选育出6个本地油茶良种,巩固“保障链”,为产业源源不断输送“好苗子”。

好苗子长成好果实,如何变成市场青睐的好产品?

步入贵州黔玉油茶公司的现代化加工车间,一股浓郁的油茶香扑鼻而来。茶籽经过筛选、烘干等20多道工序后,变成一滴滴金黄的茶油。公司副总经理田维宽向记者介绍道:“我们采取低温压榨,全程无菌操作,使得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90%,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茶油的营养价值。”

工人正在分拣油茶果。(葛永智摄)

黔玉油茶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的生物全酶法工艺,将普通茶油加工成高附加值的“黔玉山茶二酯油”,其品质超越橄榄油。通过做强深加工,黔玉油茶公司的高品质的油茶也获得了市场青睐,2024年该公司茶油的销售额超8000万元。

产业的翅膀,也离不开科技的托举,铜仁市通过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合作,把科研院所的“智囊团”请进来,建成了“贵州省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陵山油茶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8个产学研用平台,制定了26项油茶和林下经济的地方标准。

黔玉油茶公司产品。

在铜仁1080个家庭林场,290家特色林业经营主体中,有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5家、规模以上油茶企业5家。2024年,铜仁市林业总产值达141.56亿元。

铜仁市生态产业发展招商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林下产业链向深层次延伸。2025年新谋划项目25个,总投资76.33亿元;谋划招商引资项目12个,拟招引资金19.4亿元。通过产业规划、林下融合、种苗保障、龙头驱动,科技支撑的五条链环环相扣、深度融合,汇聚成激活林业产业新动能的澎湃动力,铜仁的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惠及万千百姓的金山银山。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张警

编辑王瑶

二审王剑

三审谢巍娥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QzRen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闽ICP备18024570号 泉州人才网-大泉州人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