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多方联动让托有保障、管有质量、学有收获 德州市德城区暑期托管从“看护”到“育人” >> 正文
多方联动让托有保障、管有质量、学有收获 德州市德城区暑期托管从“看护”到“育人”
鲁网7月18日讯(记者赵洪斌通讯员王晓凌)7月14日上午,德城区工人文化宫托管教室内,由德州市德城区总工会主办的职工子女暑期托管班正式开班。40名小朋友正在专注地完成作业,遇到难题时,身旁的工作人员会立即俯身指导。“孩子从一年级就在这里参加托管了。”职工李先生开心地告诉记者,“课程设置一年比一年丰富,孩子特别喜欢,家长上班也更安心了。”
为有效缓解暑期家长看护难题,今年,德州市德城区探索“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协同育人”托管服务模式,通过多方联动、课程优化、资源整合,让素质教育从课堂延伸到暑期,实现从“看护”到“育人”转变,实现托有保障、管有质量、学有收获,有效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多方联动托稳民生需求
走进新湖街道南龙社区暑期托管班,空调、投影仪、移动黑板、文具等设施应有尽有,志愿者早早来到这里等候孩子们的到来,为他们提供课业辅导等公益服务。像这样的画面在我区30余个托管点每天都在上演。
“以前孩子在家写作业总拖拉,现在有老师辅导效率提高了,还能结交新朋友,对她的成长大有益处。”居民王女士每年暑假前都会来社区报名。
为确保托管服务高质高效,今年6月份,我区提早制定《暑期托管志愿服务方案》,明确活动起止时间、地点、流程等内容,细化责任分工,强化过程管理。发动社区工作者、热心群众等多支力量,线上转发《欢迎参与暑期托管志愿服务的倡议书》,线下深入居民家中摸底调查,形成活动需求清单。各镇街广泛链接辖区企事业单位、社工机构、高校等资源,选配精干人员,组建托管志愿服务师资库,实现就近就便托管。
多元课程托起快乐暑假
“我知道,家风是‘诚实守信’!”8岁的张珺淏话音刚落,其他小朋友也争先恐后地分享起来:“爷爷教我要尊老爱幼”“妈妈说要乐于助人”……在尉暑社区托管班的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家风课正在进行,孩子们积极发言,气氛十分活跃。这是今年我区公益托管服务融入素质教育的创新实践。
暑期托管,不仅要解决有人看的问题,还要做到有收获。德城区精心设计了科普教育、硬笔书法、科学运动等近20种课程,着力打造“五育融合”暑期成长乐园。“小小党史讲解员”活动中,30余名青少年经过系统培训成为红色文化传播者,通过沉浸式学习厚植家国情怀;STEM课堂上,孩子们动手完成机器人编程等项目,在探索科技奥秘中培养创新思维与跨学科素养;非遗工坊里,剪纸、泥塑等传统技艺的传承教学,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审美创造力,更建立起文化认同的深层链接。这些特色课程生动诠释了公益托管项目“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理念——通过红色铸魂、科创启智、文化润心,构建起立体化育人矩阵,让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既有温度更有深度。
多维施策托育健康成长
暑期托管不仅要托起时间,更要托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安全。“画出你最近的烦恼”“写给未来自己一封信”……在南龙社区的心理辅导课上,专业心理教师通过艺术表达等方式,帮助孩子们疏导情绪。我区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托管服务的重要内容,通过心理教师驻点、定期心理筛查等方式,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心理辅导。
各托管点还通过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孩子们的自护能力。“安全体验营”里,十几名小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学习急救技能;“防溺水课堂”通过案例分析、有奖问答等环节,让孩子们了解身边的危险,掌握“六不一会”防溺水知识。
从单纯看护到全面育人,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发展,德城区的暑期托管服务实现了质的飞跃。正如德州市德城区委社工部副部长李晓晴所说:“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暑期收获成长,让教育的美好始终在线。”如今,这场关于教育的温暖接力仍在继续,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全面发展的蓝天。
责任编辑:霍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