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董宇辉新号兰知春序三天狂揽78万粉未播先火 >> 正文
董宇辉新号兰知春序三天狂揽78万粉未播先火
三天狂揽78万粉丝,董宇辉的新账号"兰知春序"还没开播就火得一塌糊涂。这波操作直接把同行看傻眼——人家吭哧吭哧做半年内容才攒几万粉,这位倒好,光靠个名字就能让粉丝排着队来捧场。7月4号刚注册的账号,到7号晚上粉丝数就跟坐火箭似的往上窜,评论区清一色都是催开播的留言,不知道的还以为哪个顶流明星空降短视频平台。
这热度来得邪乎,可细琢磨又在情理之中。董宇辉团队这回不卖大米改卖文化,账号定位明明白白写着"电影+旅游"深度内容。首推节目《主创请开麦》卡着中国电影120周年的节点,摆明了要往专业领域扎。比起直播间里"买它买它"的吆喝,这次明显是想玩点高段位的。观众早被那些十五秒的土味视频喂吐了,突然来个端着红酒杯聊费里尼的,可不就跟着新鲜劲儿往前冲么?但问题是,专业内容这碗饭可不好端,去年董宇辉在直播间聊《红楼梦》翻车的场面还历历在目,这回转型影视圈,保不齐哪天就得在伯格曼和塔可夫斯基的话题上露怯。
资本运作的套路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兰知春序"背后那串公司股权结构,简直比俄罗斯套娃还复杂。终南远眺、长歌有和这些壳公司名听着像武侠小说里的门派,实际都是精心设计的防火墙。既能把法律风险隔得远远的,又能合理避税,将来融资也方便。普通内容创作者哪玩得起这种高端局?人家拍条视频还得算计着要不要买推广,这边早就把商业版图铺到纳斯达克门口了。
转型的伏笔其实早就埋下了。与辉同行去年悄没声拿下演出许可证,今年四月营业执照突然多了电影发行这项。现在想来,那都是在给文化账号铺路。说到底还是怕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董宇辉再能打也架不住天天直播,不如把个人流量引到更稳定的内容池。你看他们账号还没开播就先挂上商品链接,置顶视频里主播们穿着民国长衫演《霸王别姬》片段,评论区清一色"爷青回"的嚎叫。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既吊胃口又做铺垫,运营团队绝对是把观众心理拿捏得死死的。
粉丝的狂热确实超出预期。翻拍经典影视的花絮视频底下,有人连发二十条催更评论,活像饿了三天的猫见着鱼罐头。但文化内容最怕的就是虎头蛇尾,开头整得跟《百家讲坛》似的,播着播着变成明星八卦大杂烩。影视圈的水可比直播带货深多了,光是电影宣发那些门道就够外行喝一壶。前阵子某知识博主转型做纪录片,结果被专业观众揪着历史错误骂上热搜的惨案还热乎着呢。
7月9号的首播就是试金石。眼下这78万粉丝看着唬人,可内容账号最终拼的是留存率。董宇辉团队要真能持续输出干货,那就是给疲软的文化类内容打了强心针;要是玩成高配版直播带货,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口碑怕是要碎一地。粉丝们现在有多热情,到时候失望了反噬就有多猛烈——互联网的记忆虽然只有七秒,但对"人设崩塌"这种事可是刻骨铭心的。
这波操作给行业带来的震动不小。一边是普通创作者看着自己做了三年的账号粉丝还不到人家零头,酸得后槽牙都快咬碎了;一边是资本方琢磨着要不要也给自己签约主播整点文化人设。但内容行业终究要回到本质——观众现在精得很,光靠情怀滤镜撑不了几集。就像胡同口那家网红书店,装修得再文艺,书单要是不对味,最后照样沦为拍照打卡的背景板。
影视文化这碗饭,看着光鲜,实则烫嘴。从卖农产品到聊黑泽明,这个跨度比从村口小卖部到华尔街还大。董宇辉团队敢这么玩,要么是真握着王炸,要么就是低估了专业领域的门槛。现在所有人都在等9号那场首播,是骡子是马,到时候就得见真章。不过话说回来,要是连董宇辉这样的顶级IP都啃不动深度内容,那短视频行业的文化升级之路,恐怕还得在黑暗中摸索好一阵子。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