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麻江:田间地头“绿浪”滚 高山冷凉夏菜迎丰收 >> 正文
麻江:田间地头“绿浪”滚 高山冷凉夏菜迎丰收
多彩贵州网讯仲夏时节,走进麻江田间地头,连片的夏菜绿意盎然、长势喜人,“头茬菜”开始进入采收季节,热门上市的“头茬菜”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餐桌,也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收益。
贵州磐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今年种植供港蔬菜面积达800多亩,主要栽种白玉丝瓜、青玉丝瓜、毛节瓜、茄子、苦瓜等品种。在坝芒乡水城村蔬菜基地,瓜农正在手持剪刀,穿梭在田间,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丝瓜、茄子整齐装入桶中。
工人们正在分拣茄子
“目前丝瓜价格约2元/斤,一亩地能产12000-13000斤,预计丝瓜这一项产值就能达到300多万元;茄子预计也能带来200万元左右的产值。”贵州磐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冷子江介绍。
为了加快“头茬菜”的采收进度,基地上多则上百人,少则几十人务工,产业兴旺带来的是就业红利。
“摘回来的丝瓜送到我这儿,挑选打包很有讲究,得先看瓜形是否周正,再捏一捏判断是否成熟达标,只有合格的才能装箱。”蔬菜基地分拣员杨龙粉介绍。
种植的苦瓜
蔬菜运到冷库后,经过分拣、清洗、封装等工序后搭乘运输车,16小时就能横跨千里,便能端上粤港澳大湾区的餐桌。
“蔬菜讲究的就是一个‘鲜’字。”冷子江说:“我们严格要求工人认真分拣,确保品质,并及时发货,让顾客能品尝到最新鲜的口感。”
冷子江作为农业大户,始终注重源头把控,从种植、管理、采摘到打包、冷链运输、销售,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严格的种植标准和质量管控,使基地产出的蔬菜口感佳、品质优,成为粤港澳市场的“抢手货”。
麻江县坝芒乡蔬菜基地
“今年年初,西兰苔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反响就很好,积累了不少‘粉丝’。现在市场对新鲜、多样的蔬菜需求越来越大,我们正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明年计划引入更多新颖的蔬菜品种。”冷子江介绍。
近日,该公司获得全省的“黔菜”生产基地授牌。同时,迎来了各地的收购商,通过“订单农业”,让蔬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保障。
装箱的丝瓜
广西收购商温洁访表示:“麻江的蔬菜上市时间正好填补了市场空档期,前几天我也来看过,品质确实不错,我们很满意。”
坝芒乡水城村作为麻江县供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蔬菜基地的之一,除了凭借有利的区位优势及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科技赋能更为高山冷凉蔬菜丰产丰收注入强劲动能。
“我们通过深化引企借智、地企合作等模式,积极创新农业发展路径,引入并培育出多个‘明星单品’,它们不仅‘出圈’‘出彩’,成为市场上的热销产品,更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法宝’。”麻江县农业农村局技术推广站站长蒋芳芳介绍。
麻江县坝芒乡蔬菜基地
目前,麻江县蔬菜种植面积达9.68万亩,预计年产蔬菜达29万吨,可实现产值9.5亿元,带动就业1700人。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5家,每年累计有12万吨蔬菜销往大湾区。
作者:夏恒李洁编辑:潘欢欢责任编辑:李浩终审: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