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曾经央视明星,如今却无影无踪,51岁的方琼令人惋惜 >> 正文
曾经央视明星,如今却无影无踪,51岁的方琼令人惋惜
说到央视里那位“人气很高但又悄无声息退出舞台”的主持人,大家脑海里估计会第一时间想到董卿、周涛。
要再倒推几年,那个能让一大帮80、90后每天准时守在电视前追看的“童年姐姐”方琼,肯定也是排名靠前的。
以前在央视、河北卫视、湖南卫视频频亮相的那位主持人,现在竟然让人找不到踪影,真是“查无此人”啦。
到底是追不上“行业末班车”,还是自己偷偷开辟了一条新路子呢?
一不少人对方琼的印象,仍停留在《激情九九》那会儿,那个能一蹲到底,和孩子“平视”对话的姐姐模样。
这个看起来像天生就是“儿童节目专员”的主持人,其实私底下可是个能搞定全场的“全能王”。
她起步并不算高,河北卫视算是她主持生涯的第一块跳板,不过她从来都不是那种“地方台封神、央视频道哑口无言”的类型。
>在《激情九九》一露脸就有了点名气之后,她很快就进入了央视的节目阵容,在少儿频道、经济频道、科教频道之间自由切换玩儿起来了。
《童言无忌》《全家总动员》这些节目里,不管是跟小学生讲奥数难题,还是陪家人玩搬米比赛,她都能应付自如,掌控得特别到位。
到2008年,她还入选奥运报道国家队,成为石家庄站的火炬手,这就相当于“资历、权威和形象”三项的认可。
就在大家以为她会在央视继续一路攀升的时候,湖南卫视突然站出来放话:我们签了位新女主持,能跟谢娜比个高低。
2010年,为了补上谢娜暂时休息留下的空缺,湖南台搞了场“主持换血”,挑中的人正是这个能一直蹲到底的“姐姐”。
《百科全说》变成方琼转战南方卫视的第一场战役,节目组还特意让她试试其他的综艺节目,甚至打算让她登上元宵晚会的舞台。
那会儿,湖南台看中的可不光是她的专业水平,更被她在一档儿童节目的“神操作”给吸引了。
遇到男主持半开玩笑地说“你也驮个小孩绕场一圈试试”的时候,她一句废话都没说,直接把娃一抱就走,现场笑成一片。
这种没有偶像包袱的主持方式,正是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必备硬核配置。
就在方琼被媒体热烈讨论要取代谢娜、节目录制组打算大手笔投资培养的关键时刻,她却悄悄地“冷静”下来。
不是被搁置,也不是被冷落,而是她自己主动按下了暂停的按钮。
那会儿的她,正忙着做两件“抗衡内卷”的事:一边怀着孕,一边继续学习充电。
她报了中传的影视编导专业,从以前站在台前当主持转变成了专注幕后学习的在行人士。
她既没有正式宣布“退出圈子”,也没有炒作“转行”,就连粉丝们一时间都觉得她“好像消失了”。
生了儿子“初一”之后,她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家庭上,用更低调的姿态参与节目录制和公益事业。
二顺便说一句,她的婚姻嘛,也算是不走常规。
她老公杨扬是河北影视集团的掌舵人,还担任电影史料书籍的主编呢。
这段婚姻没有任何八卦炒作,也没有在综艺上秀恩爱,更没有“夫妻合作综艺”这种热衷的表现,低调得就像自带静音似的。
就是这么一种“静音存在”,让方琼在逐步淡出焦点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像个“脱离主流却过得清楚明白”的人物代表。
当别人忙着在大舞台上争风头、抢通告、抢台词的时候,她却把自己的主持特色“外卖”到了另外一个圈子:公益、短视频、亲子教育。
《中华好家风》可以说是她转型之后的代表作,这档节目不再是那种活泼跳跃的儿童综艺,而是变得更加沉静深厚,偏向人文访谈。
节目的嘉宾多数是德行高尚、声望很高的长辈,内容主要围绕家风的延续、代际之间的沟通以及文化价值观,属于那种“言语深刻、表达稳妥、听众易懂”的类型。
她不插话、不玩花样,用真心的倾听和恰当的引导,把一档或许会被观众跳过的“正经节目”,变成了一种“治愈”的体验。
p>
面对各种嘉宾,她总能找到合适的“话题切入点”,这可不是天赋,而是积累了多年的生活阅历和角色转换的本事。
这看似“天生”的本事,其实是她一点点坚持练出来的。
父亲早早走了,她为了不给家里添麻烦,自己决定放弃上大学,选择当幼师,早点打拼挣钱。
她顺利考进了河北艺校,不过,和她同组的郭晨东推荐她去报名参军,结果她成功进入了部队的文艺宣传队,退伍以后,直接进入了电视台工作。
在媒体环境还没变之前,她的主持风格早已定型——话不多,语速稳定,动作简洁,眼神真诚。
让她真正“走红”的还算一件挺平常的小事儿,在录少儿节目的时候,她会直接蹲下来和孩子们保持一个水平线,这一细节一下子就让人觉得亲切又真实。
后来,这个动作被不少人学着模仿,可当时也就只有少数几个人会这么做。
不是因为技术多厉害,而是她把孩子当成普通人一样对待,动作自然而然,反倒变成了节目的一部分。
三她算那种不靠花招、也不靠标签的主持人,没有打“人生导师”的招牌,也不混“网感搞笑女”的圈子。
她不是没有标签,而是根本不想去贴上那些标签。
用网友的话来说,她就像个“天生隐身”的老熟人,压根不张扬,低调得让人察觉不到,也不抢风头。
虽然这些年,她出来露面的次数的确少了不少,可要说完全“查无此人”那就太低估她了。
她不是走得很远,而是转身离开,早在2006年,方琼就已经悄悄退出舞台去做更大的事情了。
那年,她成为希望工程的第一位形象大使,没有什么盛大的登场,也没有媒体帮衬,自己端着一叠报纸就能开启“工作”。
2010年玉树地震时,很多明星都在镜头前呼吁大家捐款,她没有出声,也没有露脸,直接划了1万元的卡就捐出去了。
2022年北京冬奥会,她穿着运动装,手举火炬站在张北高原上,跟那些靠造型抢眼的明星比起来,她更像是“真正参与了国家大事”。
她做公益从不讲排场,只注重实实在在,不搞预热、不法宣传、不直播,连“配图九宫格”都没有。
要是你问她参加了多少次公益,她可能得翻翻相册才能算清楚。对她来说,这些事,从来都不是“事情”,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转行当主播以后,春夏时候怎么调调脾胃,换季的时候饮食该怎么安排,偶尔还会顺便秀几样厨房收纳的小东西,跟大家聊聊这些个小技巧。
虽然没啥特别热闹的氛围,但关注的人数越来越多,互动也变得越来越稳定。
她没有浓妆,也没用那么多滤镜,51岁的她依然那样短发清爽、眼神纯净,依旧是那个“姐姐”。
而且她的短视频里还藏着个“彩蛋”——儿子杨初一,绝对算得上是个真正的学霸。
五官虽然不算那种明星脸,但长得挺有印象,加上嘴角常带笑,大家都说像“瘦版岳云鹏”。
这个比喻虽有点搞笑,但也体现出他挺接地气,没有架子。
在直播里,方琼经常和儿子一块出现,没有什么剧本,也不用做亲情秀,就只是展现他们平常的母子相处样子。
正是这种“没有经过刻意安排的内容”,反倒让不少观众感觉更自然、更放松。不带什么营销的痕迹,没有“母子”设定的包袱,他们也不会故作深情,也不靠温情套路取胜。
在他们直播间,观众看到的不是“家庭秀”,而是“家庭日”。
随着年龄一天天增加,大家都变得更小心翼翼,生怕丢了“面子”,一不小心就掉进“过气”那深不见底的坑里。
可方琼倒是不怕,也没在那装模作样。
结语观众的记忆不是自己会自动抹去的,只是位置变了罢了。
她没有被时间打败,也没有被潮水冲垮,而是转身把日子过成了“慢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