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山东省儒商研究会会员单位郭天西:以 “一封家书” 回报乡梓,传递爱心温情 >> 正文

山东省儒商研究会会员单位郭天西:以 “一封家书” 回报乡梓,传递爱心温情

发布时间:2025-07-11 09:15:28 来源:鲁网

鲁网7月10日讯(记者吴美琳实习记者李安琦通讯员赵慧)在即时通讯软件让沟通"秒达"的今天,德州庆云县中丁乡大店村小学的孩子们却用传统家书叩开了亲情的另一扇窗。由庆云爱心人士郭天西发起的“一封家书”活动,在这所乡村小学持续开展五年,催生出数百封带着墨香的家书,成为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鲜活样本。

笔尖流淌的亲情密码

“别买东西了,你给我写封信吧。”2010年,在郭天西生日时对自家孩子的一句提议,无意间开启了一段延续十五载的家书传承。站在大店村小学的操场上,郭天西翻开手机相册,向记者展示着儿子写给他的家书。这位在外打拼多年的“生意人”,每逢重要节日都会收到孩子们的信件,字里行间的牵挂让他萌生了将这份温暖带回故乡的念头。

2020年,带着这份对家书的执着与热爱,从他的小家庭走向校园大家庭。他联合大店小学创办了“天西杯”作文比赛,以“一封家书”为主题,鼓励孩子们书写思念与成长。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学校给予表扬奖励,郭天西则根据学生需要给予文具书包等物品奖励。“希望孩子们能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常怀感恩之心,并把这种美德传承下去,用优异成绩回报父母和家乡。”郭天西表示。

家书筑牢家校共育纽带

“以前孩子们羞于表达情感,现在通过书信,亲子之间有了更深的情感联结。”在该校校长刘桂芳看来,家书活动带来的改变显而易见。刘桂芳表示,下一步学校计划专门设立“家书文化墙”,定期展示优秀作品,并将每年10月定为“家书月”,同时开展书信写作评比、诵读会等活动。

通过家书活动,不仅弘扬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更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庆云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志强表示,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全环境立德树人活动,让助人为乐的美德不断传递,进一步擦亮庆云“小城大爱”文明实践品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每一份善意都值得被看见

在孩子们写给郭天西的感谢信中,其中一封写道:“郭伯伯,是您教会我们用写信的方式表达爱,现在我每个月都会给在外打工的妈妈写信,告诉她我在生活和学习上的情况。等我长大了,也要像郭伯伯一样,为家乡做贡献。”这些信件,正见证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

如果说家书是精神的纽带,那大店小学的“爱心超市”,就是郭天西设计的另一套“美德养成系统”。

这个由郭天西自掏腰包设置的“爱心超市”,货架上整齐摆放着课外书、笔记本、彩笔等“商品”。但这些“商品”不能用钱买,只能用“爱心积分卡”换,只要有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学习进步、孝敬父母、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优秀品质的同学,都可以获得积分卡。

如今,中丁乡多所学校将家书纳入德育常规,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学生分享家书感悟;暑假期间,中心小学计划扩建“爱心超市”展台,以更精准的奖品设置激发孩子向上向善。

郭天西的帮扶从不是单向的物质输送,而是一场物质与精神交融的双向奔赴。他不仅帮助学校改善服务设施,还给大店小学捐献以“尊师”、“孝亲”、“感恩”、“礼仪”、“团结”等字眼为主题的字画,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

未来,郭天西正计划将家书活动与乡村文化建设结合,在村里建设家书文化馆,收录优秀家书作品,举办家书文化展览。他说:"希望通过家书,让孩子们记住乡愁,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从指尖到笔尖,从屏幕到纸张,郭天西的"一封家书",不仅搭建起亲子沟通的桥梁,更成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

54岁离家,在德州城区经商多年,郭天西始终心系家乡,多次为村里捐款捐物,组织老人免费体检......这些善举,也源源不断传递着社会正能量。“未来,我会继续为大店的教育事业助力,让更多好少年健康快乐成长,让家乡充满活力。”郭天西表示。

责任编辑:霍艳英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QzRen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闽ICP备18024570号 泉州人才网-大泉州人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