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不止于仰望:天桥“天・宫阙”展让航天IP照进现实 >> 正文
不止于仰望:天桥“天・宫阙”展让航天IP照进现实
大众网记者赵港宁聂堃济南报道
当指尖触碰到火箭残骸表面那层比钻石坚硬3倍的“太空皮肤”,冰凉的触感中仿佛还残留着7.9公里/秒冲出大气层时的灼热。
抬头望见1:1复刻的飞船返回舱悬于半空,伞绳的纹路在灯光下清晰可辨,恍惚间竟以为置身于英雄凯旋的降落现场……
这是“天・宫阙航天科学探索与艺术展”现场观众的真实感受。
7月8日,这场融合硬核科技与极致美学的星际盛宴,在济南市天桥区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4-5号馆震撼开幕。
由山东省济南市天桥资产运营管理集团精心打造的此次展览,以权威认证的航天文物、首次公开的科研手稿、高精度复刻的大国重器及沉浸式科幻体验,让每一位踏入展厅的人都真切“触摸”到了星辰,更成为天桥区文化产业版图上一道耀眼的新光,为文创产业注入澎湃动能。
传承历史,丰富天桥文化内涵
步入展览大厅,如同踏入了一部鲜活的中国航天史。
“同学们,这就是航天员杨利伟在升空时,用太空专用笔写下的亲笔手稿。”通过多位航天专家背书的“亲历者记忆+可验证文物”双线索,搭配首次解密的尘封科研手稿,展览生动地再现了中国航天从筚路蓝缕到傲然屹立于世界航天之林的完整历程。
这些珍贵的文物和手稿,是中国航天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如今在天桥区展示,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深厚的科技文化底蕴。
正厅中,曾以7.9公里/秒的宇宙速度冲破大气层、从30万米高空穿越生死线返回地球的真实火箭残骸首次在山东亮相。
这件“万里挑一”的“太空幸存者”,其表面那比钻石还坚硬3倍的“太空皮肤”,记录着太空的狂暴与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让观众能够近距离触摸航天历史的温度。
在“寰宇归航”展区,1:1高精度全手工锻造的飞船返回舱,曾荣登国家博物馆特展,细节完美呈现,仿佛让人置身于英雄凯旋的激动场景。
与之相伴的是采用真实材料1:1复原的降落伞,它是天问火星探测器降落伞的“同胞兄弟”,其抗拉强度达钢铁5倍,如同忠诚的卫士守护着穿越星海的梦想。
在“苍穹霓裳”宇航员之家,飞天二代舱内外服经过资深工匠200小时的精心打磨,每一处关节与生命保障系统都得到极致还原。
即将登月的“望宇”探月服高精度模型也首次登陆山东,让人们提前感受到奔月梦想的心跳。
此外,在“广寒宫”第56号计划月球基地可以近距离观摩嫦娥六号高精度复刻版,在“星河居所”感受1:10高精度还原、航空级铝骨架打造的天宫空间站模型,沉浸式体验38万公里外的孤独坚守与前沿科技的魅力。
这些展品所承载的航天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天桥区的文化内涵,使天桥区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创新体验,激发文化产业活力
“天・宫阙航天科学探索与艺术展”不仅在展品上独具匠心,在互动体验方面更是创新十足,为天桥区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天穹之枢”卫星指挥控制中心是全国首个“火箭发射-星箭分离-卫星入轨”全流程沉浸式体验。
观众在这里可以换上工装,在电影级场景中,跟随航天专家编剧的剧情,在30分钟内做出关键决策,亲身感受测控大厅紧张刺激的氛围。
在“星际任务空间站快递”区域,观众能够化身航天员,操控空间站舱段完成精准对接,体验托举“国之重器”的豪迈。
“月茧归航”通过绘本故事、童趣场景、深情音乐与多样互动装置,让观众体验太空孤勇者的困境与成长,助力宇航员重返地球。
“星际迷航”可让观众720°近距离欣赏操控天宫空间站,俯瞰蓝色星球。
压轴的“星际飞行与探险影院”则以全国首发的航天题材影片结合720°环幕交互,让观众第一视角参与拯救地球的星际大战。
这些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为天桥区带来了显著的人流效应。
同时,也为天桥区文化产业在互动体验式项目开发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激励更多文创企业和创作者开发出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推动天桥区文化产业向多元化、体验化方向发展。
科技融合艺术,拓展文创产业边界
展览中的“天工开悟”展区是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的典范,运用MXD技术,让传统国画中的济南名胜与航天器巧妙结合,实现画中火箭腾空、泉水潺潺流动的奇妙效果。
“神笔马良-梦想照进太空”则让孩子们亲手绘制的卫星火箭被扫描进“太空”,“绕飞地球”,共同见证星辰梦想成真。
“拨动流光的星轨”让观众亲手拨动星轨,宇宙星云与奇幻外星世界便会跃然眼前。
这种将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的方式,为天桥区文创产业开拓了新的发展思路。
“天・宫阙航天科学探索与艺术展”的成功举办,为天桥区文化产业和文创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
它丰富了天桥区的文化内涵,激发了文化产业活力,拓展了文创产业边界。相信在这样的文化盛事推动下,天桥区的文化产业和文创产业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快来“天・宫阙航天科学探索与艺术展”,一同感受航天魅力,见证天桥文化产业的新辉煌!
图片来源:大众网、1922街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