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用暖心服务凝聚民心 石家庄市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一线走访 >> 正文

用暖心服务凝聚民心 石家庄市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一线走访

发布时间:2025-07-09 11:22:34 来源:河北新闻网

用暖心服务凝聚民心

石家庄市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一线走访

社会工作一头连着千行百业,一头连着党委政府。

打造服务驿站,温暖新就业群体;用好多元力量,加强基层治理;强化志愿服务,共促城市文明……石家庄市委社会工作部聚焦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凝聚服务群众工作等职责任务,积极探索新时代社会工作的路径方法与实践模式。

近日,记者通过实地走访新就业群体、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切实感受石家庄市在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中的亮点和成效。

7月7日,外卖骑手在石家庄市长安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石新石驿”服务驿站休息时,翻阅驿站提供的书籍。河北日报记者许君强摄

●党建引领,暖“新”服务

6月16日15时许,结束了中午高峰配送,饿了么外卖骑手郝晨光轻车熟路走进石家庄市长安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石新石驿”服务驿站,坐到舒适的凳子上,赶紧给手机充电。

“以前跑单累了只能蹲在路边或坐在配送车上凑合,有了服务驿站,不但能进来歇歇脚,还能充电,方便多了。”郝晨光一脸笑容。

近年来,新兴领域蓬勃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石家庄市委社会工作部积极探索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有效路径,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持续加大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聚焦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石家庄市在繁华商圈、大型社区、交通枢纽等人流量集中的区域,建设了449个“石新石驿”服务驿站。

“驿站内,座椅、空调、微波炉、医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这里就是快递小哥的家。”石家庄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

暖“新”不止于此。

针对外卖员、快递小哥进小区经常被拦的烦恼,石家庄市通过建设友好社区、友好商圈、友好楼宇,通过赋码管理,方便其出入;围绕“楼难找”等问题,在门口张贴小区平面图,清楚地标明单元楼号,绘制“骑手友好地图”,提供小区内路线指引……

一系列暖心举措将温暖送到新就业群体心坎上。目前,石家庄已建成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449个,创建“友好场景”459个,以“党建+服务+治理”模式开展暖“新”活动1200余场次,为新就业群体解决停车难、进门难等急难愁盼问题,做实团结凝聚、关爱服务的“最后一百米”。

6月17日,石家庄市桥西区苑东街道3502厂社区“爱心来敲门”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到88岁老人夏志巧家中开展志愿服务。河北日报记者许君强摄

●志愿服务,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社会工作面对群众广泛、联系群众密切、服务群众直接。

“夏阿姨,您头发长得挺快啊,现在天热了,这次给您剪短点。”

6月17日9时许,石家庄市桥西区苑东街道3502厂社区“爱心来敲门”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来到88岁老人夏志巧家中开展志愿服务。

“我下趟楼不容易,太感谢你们啦,剪得又好,还上门服务。”夏阿姨开心地说。

去年以来,石家庄市委社会工作部积极塑造“石志兴石”志愿服务品牌,上线运行“石志兴石”数字平台,引导志愿者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加快构建“15分钟志愿服务圈”,让城市更有人情味、烟火气。注重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累计培训8000余人次,有效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

围绕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五人制足球国际争霸赛等大型赛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温暖冀益·石志兴石”暖冬行动2200余场,受助群众15万余人次。通过开展“鲜花送雷锋”等活动持续掀起全市志愿服务热潮,使“我奉献、我快乐”成为社会新风尚。

志愿服务难在持久,贵在持久。

今年4月,石家庄市委社会工作部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石家庄市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16条措施》,从构筑特色志愿服务格局,到健全工作体系、支持保障体系、管理体系,从四个方面提出16条具体措施,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持续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拓展参与平台,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完善保障激励机制,用优质的志愿服务擦亮城市文明底色。”石家庄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

●提质赋能,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近日,在石家庄高新区的一家餐饮店,美团骑手郝凤阳等待取餐时,仔细核对着墙上公示的从业人员健康证。

郝凤阳是该市新聘任的“外卖骑手监督员”之一。5月20日,石家庄市举行网约配送群体市场监管领域监督员聘任仪式,包括他在内的10名外卖骑手受聘。

这支特殊的监督队伍,成为食品安全、特种设备监管的“移动探头”,在送餐途中同步开展经营主体亮照、明码标价等多领域的监督工作。

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是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面对社区工作人手不足、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等常见基层治理难题,石家庄市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开展社区“强基”行动,引导居委会、物业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新就业群体等多元力量参与社区治理,聚焦群众身边“关键小事”,推动微平台、微力量、微服务、微机制、微空间“五微共治”,不断提高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新就业群体是感知民生冷暖的“一线触角”。石家庄市鼓励新就业群体根据活动半径注册成为志愿者,发挥党员骑手示范带动作用,利用“石志兴石”平台开展随手拍,将沿路发现的基层治理中的问题及时反馈。

同时,做优“微服务”,石家庄市通过“石志兴石”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广泛征集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微心愿”,形成需求清单,通过大数据智能匹配,就近就便链接志愿服务资源,实现服务的精准化、便利化和常态化。

盘活“微空间”,把居民身边闲置地转化为“民生幸福圈”,通过对社区闲置房产、边角地块、公共区域的改造升级,打造了一批贴近居民生活的服务场景。盘活边角闲置资源,植入“党建+便民”复合功能,将单一空间转化为多功能阵地,提升居民获得感与归属感。(河北日报记者许君强)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QzRen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闽ICP备18024570号 泉州人才网-大泉州人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