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汇川区高坪街道:群众“呼声”作“哨声” 急难愁盼速办结 >> 正文
汇川区高坪街道:群众“呼声”作“哨声” 急难愁盼速办结
多彩贵州网讯“以前这条路黑黢黢的,经过都提心吊胆。现在灯亮了,晚上不再‘摸黑’,走起放心了!”汇川区高坪街道双江社区居民秦泽强指着明亮的路灯高兴地说。
双江社区楠木、黄石等11个村民组原有太阳能路灯年久失修,大多损坏,导致群众夜间出行不便。社区党总支迅速行动,更换364盏路灯,照亮了群众回家路。
民生事无小事。双江社区党总支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是高坪街道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访民情、听民声、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呼声即哨声:民意收集零距离
高坪街道始终将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今年以来,该街道搭建“线上+线下”双平台,全方位收集民情民意。线上依托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村民议事群等平台,累计收集建议36条;线下则通过入户走访、坝坝会、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建议126条,确保群众诉求“零距离”直达。
永胜社区在群众会上接到反映:汇川大道沿线堰塘路口车流量大、车速快,学生上下学存在安全隐患。社区立即行动,协调安装警示灯,并加画车行标线和斑马线,迅速消除安全隐患。
清溪村部分村民饮水困难,村党总支接到反映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沿管线逐段排查,发现是泥沙、枯枝堵塞。经过数小时连续作业,管道被疏通,20余户村民用水难题迎刃而解。“从反映到解决,只用了几小时,太快了!”村民陈大姐竖起大拇指。
双狮社区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深入网格、楼栋,面对面了解居民困难。通过梳理收集的意见,形成“维护校门口道路交通秩序”“开展义诊活动”等重点民生事项清单。
点题变点赞:难题化解加速度
“以前朋友圈总刷到升学酒、搬家酒、满月酒,人情压力大。现在几乎没了,多亏街道管控!”联丰村村民徐兴富感慨道。高坪街道通过“宣传+劝导”等方式,有效引导群众自觉抵制滥办酒席,倡导文明新风,切实减轻了“人情负担”。
海龙屯社区桂花组居民熊明西反映季节性水量不足。社区党总支迅速上报,街道立即协调相关部门,争取资金350余万元实施人居饮水改造提升项目。项目于今年6月底竣工,有效解决桂花、金城、碗厂、学堂等居民组200余户居民的季节性饮水短缺问题。
仁江村小溪沟至新拱村烂坝子道路未硬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常态。该街道城市管理办了解后,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对该路段进行硬化。工程于今年6月18日启动,预计8月中旬完工,届时8个村民组260余户群众将告别泥泞路。
民意变满意:民生保障有温度
近期暴雨导致大桥村自力组河坎便道损坏,村民无法过河耕作。大桥村迅速采取“村委出物资+群众投工投劳”方式,对便道进行硬化修缮,及时保障70余户村民的安全通行。
“汛期保证排水通畅是关键。”高坪街道社区事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董开礼介绍,“针对群众反映的新拱村新拱组河道堵塞、四面山污水管网破损问题,我们已迅速完成清理和维修。高坪河清淤工作也已提上日程,全力守护汛期安全。”
“通过社区推荐,我在程大包材厂上班,月工资4000多元,离家很近,非常满意!”学堂堡社区居民李发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学堂堡社区紧盯易地扶贫搬迁“三融入”(思想融入、行为融入、生活融入),以就业创业服务站、家政中心、护工中心和劳务中心“一站三中心”为载体,按照“七个一批”工作法,常态化促进就业创业。目前,该社区有劳动力1217户2649人,已就业2604人,就业率高达98.3%,搬迁群众生活质量持续提升。
新拱村立足资源禀赋,发展酒用高粱2400亩。今年以来,已邀请农技专家为种植大户开展技术培训3次,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我们始终坚持把群众的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办,用心用情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民生清单’,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高坪街道党工委书记赵成都表示。(罗超)
一审:王信
二审:姚腾余从源
三审:唐全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