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一根黄瓜撬动百亿市场,临沂小县城何以创造奇迹 >> 正文

一根黄瓜撬动百亿市场,临沂小县城何以创造奇迹

发布时间:2025-07-08 22:16:1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主余凤

七月,沂南县的露地黄瓜迎来采收高峰期。这里的黄瓜凭借着独特的品质,既能在鲜食市场“大放异彩”,又能在酱菜领域“闯出一片天”,深受市场欢迎。

历经80余年种植技艺的传承积淀,沂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夏、秋黄瓜生产基地,带动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通过科技赋能提质增效、产业升级集群发展,沂南黄瓜正以蓬勃之势,书写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答卷。

小黄瓜结出百亿金链条

“这是我们的新品种——中农脆玉3号小黄瓜,别看它个头小,但它口感脆甜,而且所含‘丙醇二酸’是大黄瓜的3倍-5倍,对减脂美容非常有帮助……”在山东省沂南县辛集镇房庄子村党支部书记谢吉海的手边,一盘翠绿的黄瓜水灵灵地摆在桌面,让人垂涎欲滴。

“在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感谢黄瓜!”谢吉海拿起一根黄瓜向记者展示,“这小小的黄瓜,可是我们的‘致富瓜’!”

种植户谢吉安就是受益者:“俺种了1亩地的温室黄瓜,这几年行情好,每年能卖6万多!种黄瓜可比种别的作物收益高,日子都跟着有盼头!”

说起沂南黄瓜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4年,当地农民首次尝试种植黄瓜,开启了沂南黄瓜产业的发展序幕。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沂南县开始大面积栽培黄瓜,以秋黄瓜为主,夏黄瓜栽培量相对较少。

“那时候种黄瓜,全靠经验和体力。”谢吉海回忆道,“但大家看到种黄瓜能赚钱,都愿意干。后来,大棚黄瓜技术推广开来,产量一下子就上去了。”

1992年,苏村、辛集等地的农民敏锐地捕捉到市场机遇,开始大规模栽培夏、秋黄瓜,当年全县黄瓜种植面积便达到1800亩。此后,沂南黄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到1999年,全县黄瓜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年产黄瓜10亿多斤。

“我们黄瓜长得好,离不开地理位置优势。”沂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站站长董伟伟介绍说,“这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再加上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和培育出的优良品种,品质自然没的说!”

为了进一步提升黄瓜产业,沂南县与多家科研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在种质创新、品种改良等方面持续发力。如今,天津德瑞特黄瓜新品种筛选基地、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沂南分所、国家大宗蔬菜济南试验站黄瓜新品种试验基地等相继落户。每年,都有1000多个黄瓜新品种组合在这里接受“检验”。目前,20多个优质抗逆高产的新品种已在沂南广泛推广,新品种覆盖率超过80%,平均3~5年就能实现一次品种更新换代。

如今,沂南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黄瓜种植基地之一,常年种植黄瓜13万亩,总产量65亿斤,产值高达12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黄瓜之乡”。

科技浇灌“致富瓜”,数据架起“产销桥”

推开山东绿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智能育苗大棚,仿佛踏入一座精密的“植物工厂”。环境控制系统像指挥官般实时调控温湿度;水肥一体化装置将营养液精准输送到每株幼苗根部。全光谱LED补光灯下,“德瑞特369”系列黄瓜苗舒展着翡翠般的嫩叶,在科技的滋养中迸发生机。

“我们与天津德瑞特等顶尖机构合作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年培育优质种苗4000余万株,向全国各地推广黄瓜优良品种。”山东绿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瑞坤如数家珍般介绍着育苗场的“科技密码”。

沂南黄瓜不仅种植环节用上了高科技,交易方面也搭上了“大数据”的快车。

在沂南县苏村镇的北于蔬菜交易市场,菜农们正忙着将黄瓜从车上卸下,过秤、装筐,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数字农业交易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交易数据,交易双方、成交单价、交易额等信息一目了然。

“以前,菜农和收购商之间的交易大多靠口头协商,价格不透明,信息也不对称。”新腾(山东)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郝伦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依托北于、苏村等蔬菜交易市场,打造了‘商易通’平台,物联网设备自动采集的30余项数据,构建起覆盖500余家客商、1.1万种植户的数字化生态,年交易量突破5亿斤。”

在这个系统中,每位来市场交易的菜农和客户都有一张实名制的准入“身份二维码”。入场凭码交易、凭码结算、凭码追溯,实现了“物联网+互联网+客户+菜农”的高效链接。

一位刚完成交易的菜农拿着手机笑着说:“现在卖黄瓜可方便了,扫个码就能完成交易,钱也直接到账。而且通过这个系统,我还能及时了解黄瓜的市场行情,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盲目等客商了。”

“从人工过磅到智能交易,效率提升20倍,纠纷率下降95%。科技赋能让我们的黄瓜产业更上一层楼。”郝伦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系统功能,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拓宽销售渠道,让沂南黄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研发黄瓜青汁等饮品,补齐产业链发展短板

当沂南黄瓜在市场上一路“高歌猛进”,如何进一步挖掘其潜力,让这根小小的黄瓜创造出更大价值?沂南县打出一套“精深加工+业态创新”的漂亮组合拳,推动黄瓜产业迈向新高度。

在山东庄锦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无菌车间里,一条全自动生产线正高效运转,每小时能将5吨鲜黄瓜转化为功能性饮品。“我们通过与江南大学合作开发的冷榨技术,研发推出了黄瓜汁新产品,可年加工黄瓜1万吨,其附加值提升了5倍多。”该公司的该公司总经理王港举起一瓶翠绿的黄瓜青汁,自豪地讲解着沂南县从“卖原料”转变为“卖产品”的增值密码。

除了饮品加工,沂南县还积极拓展黄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在苏村镇,山东春阳果蔬食品有限公司与当地村企共建的黄瓜深加工项目同样火热。面对新市场、面对新需求,春阳果蔬又向黄瓜饮料、黄瓜面膜等系列产品深度研发,为黄瓜产业的提质增效、提档升级蓄势待发。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沂南县还依托青果食品、青田食品等企业,加大产业招商力度,积极发展黄瓜腌渍、黄瓜酱等深加工产品;“蔬香瓜甜”联合社与山东卧龙种业有限公司、沂南县瑞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新腾(山东)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签订协议,共建“育种育苗、高效种植、市场销售、精深加工”全产业链体系,解决产业发展弱项,提升黄瓜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随着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沂南县构建了从育苗、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建设38家集约育苗场、10处规模化交易市场、7家深加工企业,带动就业创业10万余人,让黄瓜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2024年,沂南黄瓜荣登“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

从田间到工厂,从餐桌到市场,沂南黄瓜正以全新的姿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展翅高飞。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QzRen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闽ICP备18024570号 泉州人才网-大泉州人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