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普定县马官镇:家门口的“幸福分拣站” >> 正文
普定县马官镇:家门口的“幸福分拣站”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普定县马官镇蔬菜产业正以分拣站为枢纽,构建起贯通全产业链的发展新格局。一个个分布于村落间的分拣站,如同一台台强劲“引擎”,不仅激活了土地的经济价值,更带动更多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走进马官镇余官村诚信精品蔬菜分拣站,一筐筐新鲜茄子正被源源不断转运至此。紫莹莹的茄子被卸下后,堆成一座座小山,工人们仔细挑选出个头均匀、色泽鲜亮的果实,整齐码入特制保温箱,再迅速打包、封装。
“我种了20亩茄子,今年收成还可以,我们隔一天摘一回,基本上都是卖给分拣站,不愁销路。”马官镇余官村蔬菜种植户刘朝成笑着说,去年种植蔬菜大概赚了二十七八万块钱,还是可以的。
“我们去年用工多的时候有三四十人,少的时候也有十来个人,每人每个月做下来基本工资都是在10000-15000元,去年总营业额1300多万元,总的工资发了将近80万元。在农户种植的时候,我们给他们提供技术指导,还负责收购,他们种多少我们负责销售多少。”马官镇余官村诚信精品蔬菜分拣站负责人李宪坤介绍道,分拣环节是保证品质的关卡,通过“颜值”和“体型”的双重筛选,提升溢价空间,目前收购的茄子主要销往广州、江西等地,自6月中旬开始收购以来,已经发了60余万斤货。
踏入九龙云辉家庭农场的分拣站,犹如置身茄海,数辆三轮车整齐排列着等待卸货,茄子、黄瓜在工人们熟练地操作下,转眼便被塑封打包成整齐的包装箱。负责人李辉向记者介绍了一组亮眼数据:去年农场仅茄子产值就达1080万元,日均吸纳15名村民务工,发放工资超70万元。数据背后,是农场对品质的坚守和对技术的创新应用。
“半个多月来,每天发出的量不低于5万斤,盛果期一天能达到10万斤。”九龙云辉家庭农场负责人李辉告诉记者,他们是在海南和广东一带进行育苗,嫁接苗的优势主要是抗病和产量提高,总体产量每亩都在2万斤以上。
“我到这里做工半个月了,主要负责打包装,一天做下来多的时候有300多元,工资日结,离家很近很方便。”九龙云辉家庭农场分拣站工人李宪丽高兴地说道。
据统计,全镇分拣中心日均带动就业300人,用工高峰时可达500余人。工人们的收获,无疑是马官镇蔬菜产业全链条发展成效生动的体现。
“近期茄子、黄瓜陆续上市,有15家左右的蔬菜收购商,把农户种植的茄子通过初步的分拣包装,销往广州、上海、长沙等这些大城市,确保我们马官的农户种得出来销得出去。”据马官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胡祥介绍,今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其中茄子3000多亩、黄瓜800多亩,规模化种植为分拣站提供了稳定的货源支撑。这些遍布乡间的分拣枢纽,不仅是农产品走向市场的“转换器”,更是乡村振兴的“加速器”,助力马官蔬菜飞向更广阔的市场。
作者:支逃云、何召编辑:张小维责任编辑:王超终审: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