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潍坊坊子多元化构建应急安全治理新格局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 正文
潍坊坊子多元化构建应急安全治理新格局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夯基垒台筑牢堤坝山东潍坊市坊子区多元化构建应急安全治理新格局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大众网记者孟栩可通讯员刘刚高宏琪潍坊报道
“基层处于应急管理第一线,是防止“小险变大险、小灾成大灾”的关键环节,是突发事件处置的第一现场和前沿阵地......”2025年以来,山东潍坊市坊子区聚焦基层应急管理短板弱项,创新构建“精准监管、精细服务、精心宣教”工作体系,通过健全责任链条、强化风险防控、推动社会共治等举措,全力打通基层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潍坊市坊子区已通过“社区应急大讲堂”“一老一小”自救互救技能提升等系列活动,累计开展各类宣教活动109场,受益人群17548人次,为群众解决因自然灾害、火灾等导致的房屋受损70余次,指导帮扶企业200余家次。
潍坊市坊子区着力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体系,全面提升公众安全素养。线上,依托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及新闻媒体等平台,及时公开政策法规,推送灾害预警信息、科普安全常识,目前发布信息200余条,阅读量达5万人次。录制《安全生产大家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专题栏目,在电视台轮播放安全宣传片,并利用电子屏、楼宇灯光在重点行业广泛宣传,多屏联动,以屏促知,覆盖10万余人。线下,深化“五进”宣传活动,按照“一月一主题”确定宣传内容,结合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生产月宣传等重要节点,走进企业、社区、学校等场所,针对性的开展“上下班即演练”“安全守护家园行”“安全小卫士”等活动,通过知识宣讲、政策解答、应急技能实操等服务,确保安全理念入脑入心、见行见效。目前,已开展各类活动10余次,培训6000余人。
为切实激发企业安全内生动力,该区构建“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模式,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建立“立体化”政策宣贯体系,通过专家讲座、图文解析等形式拆解法规要点,组织开展企业主体责任专题培训,覆盖企业1139家、培训人员1900余人次,印发《主体责任明白纸》2000余份;推行精准化服务供给模式,组织企业座谈问需,精准对接需求,现场帮扶指导。将政策宣贯嵌入执法检查全过程,提供企业定制服务。动态调整“权责清单”,优化危化品及烟花爆竹审批流程,定期梳理临期换证企业进行提醒,目前已完成行政审批事项56项;打造标杆化示范引领工程,分行业设立“风险防控党员岗”,推动安全管理经验共享共进。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安全生产明白人800余人,提炼典型做法15项,推广220余次,形成了培训、服务、示范一体化模式,营造出了“当好明白人、始终在状态”的安全生产浓厚氛围。
同时,建立规范化检查机制,督促企业完善安全制度,分行业分领域明确行动时间和检查重点,有效避免重复检查。推进分级分类监管模式,根据辖区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等级,在执法检查频次、检查重点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管理,将严格规范执法与助力企业发展深度融合。指导企业建立内部隐患报告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目前全区重点行业领域435家企业已全部建立并实施报告奖励机制,整改各类问题隐患1650项。完善专项治理联动机制,开展烟花爆竹、涉爆粉尘、有限空间作业等专项整治,建立安全隐患“曝光台”,推动企业安全管理由“被动整改”向“主动防控”转变,先后专题曝光生产安全典型事故、问题隐患和执法案例9起。
此外,潍坊市坊子区还创新构建全域应急管理体系,推行“区域化+应急指挥”模式,将全区划分为8个应急管理单元并配备智能终端,保障350余次指挥调度,实现了信息实时直达。升级指挥中心LCD屏幕,优化单兵、布控球、无人机等设备运维,完成20次全国应急系统调度测试,实现了370MHz对讲机与卫星通信、指挥信息网的“三网融合”。构建“天地一体”监测网络,建成2处地震预警终端,组建584人的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设立22处标准化应急避难场所,并通过“平战结合、科技赋能、全域联动”模式,全面推动应急管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控转型,先后发布风险预警13期,预警信息50余条。
盯紧基层末梢,才能防止小问题酿成大事故;提高应急能力素质,才能关键时刻安全避险。下步,潍坊市坊子区将持续深化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联动机制,推行“场景化”演练,着力构建全民性、全周期、全方位的安全体系,切实筑牢安全防线。潍坊市坊子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明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