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三穗鸭蛋加“油”出山 >> 正文

三穗鸭蛋加“油”出山

发布时间:2025-07-08 01:31:18 来源:当代先锋网

时至小暑,天气愈发炎热,位于三穗县鸭产业园的黔东南民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每天依然产出12万枚咸鸭蛋,销往全国各地。

在黔东南民生食品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忙着打包咸鸭蛋,销往全国各地蒋鸿琪/摄

“一天就是过去家庭作坊一年的量。”在黔东南民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涛看来,现代化鸭蛋加工厂与传统家庭作坊相比,不仅摆脱了季节、气温的限制,更在产量、产品上有质的突破。

一枚枚鸭蛋在全自动清洗机上翻滚,经过18道标准化工序后,最终变成金黄流油、咸香适口的咸鸭蛋。而这有“油”的咸鸭蛋正是黔东南民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水姑妈”咸鸭蛋出山的“密码”。

黔东南民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忙着加工鸭蛋杨剑/摄

作为中国地方四大名鸭之一,三穗鸭以其产蛋多、牧饲力强、肉质细嫩、味美鲜香、胆固醇低而闻名于省内外,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三穗鸭蛋加工处于空白状态。

“赶集的时候,满街都是鸭蛋。”在刘涛的记忆中,过去三穗鸭蛋主要以鲜蛋销售为主,只有零星的家庭作坊用其腌制咸鸭蛋,自家的作坊每年9月至第二年的端午前,家里男女老少只要有空全部上阵,将鸭蛋洗净后,用稻草灰、黄泥、盐、白酒等调制成糊状包裹,再放入陶缸密封腌制,整个过程需90天,年产量在10万枚左右。

黔东南民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忙着对鸭蛋进行加工。杨剑/摄

2018年,在三穗县统战部工作的刘涛,搭乘科技特派员政策东风,与张美伦共同创立黔东南民生食品有限公司,将当地水氏家族传承百年的腌制技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水姑妈”咸鸭蛋品牌,这也是三穗县第一家鸭蛋加工企业,2019年,企业年产400万枚咸鸭蛋。

三穗鸭蛋进了加工厂,三穗鸭也在振翅腾飞。2022年三穗县以“三穗鸭”特色产业为核心,通过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黔东南民生食品有限公司也将生产车间从台烈镇颇洞村迁移至三穗县经济开发区。次年该片区升级为“鸭产业园”,涵盖鸭子屠宰、鸭蛋加工等全链条的产业集群。

黔东南民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挑选鸭蛋杨云/摄

黔东南民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每小时7500枚的鸭蛋加工能力赋予了其出山入城的“底气”,但闯市却非一帆风顺。

“自广西流油的海鸭蛋兴起后,江浙一带搭配粥品更加青睐流油的咸鸭蛋,而公司生产的是更加适合贵州本地的不流油咸鸭蛋。”刘涛说,外面市场一听产品不流油,直接不要,这就意味着公司要做大做强向外拓展市场,必须生产出符合省外市场需要的产品。

经过技术攻关,公司第一批流油咸鸭蛋很快出炉,但“油”有了,却咸得无法入口。“没办法,只有继续研究。”刘涛说,公司研发团队针对市场需求进行了专项技术攻关,在保留传统工艺精髓的基础上,成功改良出蛋黄流油丰富、咸淡适口,更易被江浙一带消费者接受的流油咸鸭蛋,大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图为工人正在筛选皮蛋蒋鸿琪/摄

为确保蛋品品质,2023年,黔东南民生食品有限公司分别在台烈镇和瓦寨镇投资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如今,两个基地每日可为公司稳定供应8万余枚鸭蛋。“现在90%的鸭蛋来自我们自己的养殖基地,品质完全可控。”刘涛话语中满是自信。

今年,黔东南民生食品有限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再次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与贵州医科大学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在确保品质、风味的前提下,将腌制周期从原来的90天大幅缩短至12天,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更同步优化了产品口感——蛋清更加细嫩,蛋黄流心效果更为突出。

图为开袋即食的咸鸭蛋蒋鸿琪/摄

“今年端午节前后,我们公司销售了200万枚鸭蛋,相比去年增加了24%。”公司董事长张美伦说,公司的“流心咸蛋”成为电商平台的爆款产品,每天订单量在5000至8000单左右。截至目前,该公司产量已经达1300万枚,正向年产值2000万元的目标迈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熊诚陈丹蒋鸿琪

编辑杨晓波

二审欧阳章杰

三审安通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QzRen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闽ICP备18024570号 泉州人才网-大泉州人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