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46岁男子频繁耳鸣眩晕,确诊听神经瘤,医生:有3种异常需尽早看 >> 正文
46岁男子频繁耳鸣眩晕,确诊听神经瘤,医生:有3种异常需尽早看
“耳朵里老是嗡嗡响,还头晕得厉害,是不是年纪大了,正常现象?”不少中老年朋友遇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往往是“老毛病”或者“耳朵累了”,于是随便忍忍,没当回事。其实,有些耳鸣和眩晕背后可能隐藏着更严重的问题,比如听神经瘤。
什么是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听起来挺吓人,但它其实是一种良性的肿瘤。它长在连接耳朵和大脑之间的听神经上,随着时间慢慢长大,会影响听力和平衡功能。虽然不是癌症,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也会给生活带来很大困扰,严重时还可能影响生命。
前不久,46岁的张先生就因为反复耳鸣和头晕,去了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听神经瘤。起初,他只觉得耳朵“嗡嗡响”,以为是耳屎或者耳压问题;后来头晕越来越明显,走路都不稳了,才紧急求医。医生提醒,类似的症状不能忽视,尤其这3种异常表现,一定要尽早检查。
这3种异常表现,千万别拖!
1.单侧耳鸣且持续时间长
很多人都会偶尔耳鸣,但如果是持续不断的单侧耳鸣,就要警惕了。听神经瘤常常只影响一侧耳朵,耳鸣声音多为持续性嗡嗡响或机械声,且不会因为休息而缓解。
2.平衡障碍、经常头晕或走路不稳
肿瘤压迫负责平衡的神经,容易导致头晕、恶心,甚至走路扭捏、容易摔倒。这种症状如果反复出现,特别是伴随耳鸣,要尽快就医。
3.听力下降或耳朵闷堵感
听神经瘤会逐渐影响听力,表现为单侧听力减退,甚至出现耳朵堵塞感。若发现自己耳朵听东西变小声或有回声感,也应及时检查。
张先生今年46岁,平时身体硬朗,但这半年以来,他左耳经常嗡嗡响,刚开始没在意。几个月后,他开始感觉头晕,尤其是起床或转头时更明显,有时走路也感觉不稳。妻子提醒他去医院检查,医生安排了头部核磁共振,发现了一个1.5厘米的听神经瘤。
医生说,张先生发现得还算早,肿瘤体积不大,经过综合评估,安排了微创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现在,张先生的耳鸣和头晕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
为什么听神经瘤会发生?
听神经瘤主要是听神经上一类细胞异常生长形成,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有些风险因素会增加患病概率:
年龄:多发于30-60岁的人群,中年人更需关注。
遗传因素:有家族史的人风险稍高。
长期噪音暴露:工作或生活在噪音环境中,听力受损,可能诱发肿瘤生长。
电离辐射接触:如频繁做头部X光或核磁共振时多次暴露(但一般检查风险低)。
生活中如何预防和早发现?
1.关注耳部健康
不要忽视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问题。偶尔耳鸣可以休息调整,但如果频繁且单侧明显,要及时就医。
2.保护听力,避免噪音伤害
避免长时间处在大声环境,工作时佩戴耳塞,休闲时控制音量。
3.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饮食均衡,减少高盐高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体重适中,有助于血管和神经健康。
4.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有助于身体整体健康,也有助于神经功能维持。
5.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史者
定期做耳鼻喉相关检查,及早发现异常。
给中老年朋友的实用建议
耳鸣别拖,及时看医生
耳鸣虽然常见,但若单侧且持续,不要轻视。及早做听力测试和影像检查。
注意头晕症状
经常头晕、走路不稳,可能是神经受到影响,不要忍耐,及时就诊。
心理调节,保持心情愉快
疾病来了不要慌张,保持良好心态,配合医生治疗。
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E的食物,有助神经修复。减少油腻和辛辣,避免刺激。
适度锻炼
散步、太极、瑜伽都是不错的选择,有助血液循环和身体协调。
总结来说,听神经瘤虽不是常见病,但对中年及中老年朋友来说,耳鸣、头晕、听力下降这几种异常不能忽视。及早识别症状,及时就医,才能有效避免疾病带来的困扰。希望大家平时多关注身体小信号,健康生活,远离疾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