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87版红楼梦欧阳奋强:她太美,我不敢正视只能偷偷看 >> 正文
87版红楼梦欧阳奋强:她太美,我不敢正视只能偷偷看
87版《红楼梦》无疑成为了中国影视史上一部经典之作,至今仍为许多人所怀念。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剧中的主演们也已垂垂成为影视圈中的老戏骨。在一次文艺访谈中,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回忆起第一次见到袁玫饰演的袭人,感叹道:“她太美了,当时我甚至不敢直视她的眼睛,只能偷偷地观察。”
1983年12月,导演王扶林完成了《红楼梦》剧本的初稿。在此之前,剧组已经进行了长达四年的前期预备工作。他们首先与中央电视台以及北京的红学专家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讨论剧本改编问题。直到1983年,剧组才正式成立筹备组、编剧组和顾问委员会,进入了选角阶段。
此时,整个选角过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剧组从全国各地的数万名候选人中筛选,最终选出了百余位具有良好外貌和气质的演员。然而,演员们的角色并不是一开始就确定的,经过多轮试镜、学习和磨练,很多演员的角色不断变化,直到正式开机才最终敲定。
安徽省黄梅戏学校的袁玫在此过程中抓住了机会,积极参与了试镜。她的亲友和师长们对她充满信心,纷纷称赞她“楚楚动人”,甚至有同学建议她试试林黛玉的角色:“袁妹妹,你一定能行。”那时,吴琼等好友几乎都习惯称呼她为“袁妹妹”。
从小学一年级起,袁玫便开始登台演出,长大后她一直是学校文艺队的核心成员。她的姐姐非常宠爱她这位能歌善舞的小妹妹,夸她“不仅能歌会舞,身段也好,甚至还学了一点小提琴。”在安徽省黄梅戏学校招生活动中,袁玫凭借自己的美丽和才艺脱颖而出,顺利进入了这所学校。她开始接触到黄梅戏大师严凤英主演的经典影片《天仙配》和《牛郎织女》,并最终被分配到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工作,正式踏入戏剧表演的世界。
1980年,袁玫与马兰、吴琼、吴亚玲等演员一同排演了《女驸马》和《天仙配》等传统黄梅戏,赢得了观众和戏剧艺术家的好评。尽管如此,袁玫在黄梅戏学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尖子生”。她的好友吴琼曾这样评价她:“她的唱功一般,但其他课程表现都不错。”尽管袁玫在外形和气质上有着出众的优势,但在黄梅戏的唱功上,她依然还有差距。
当时,许多剧院的姑娘们都对《红楼梦》剧组的选角产生了兴趣,然而,真正坚定决定报名的仍是袁玫。尽管她并没有像亲友所建议的那样尝试林黛玉一角,当她看到其他候选人——陈晓旭、张静林和张蕾三位气质各异的角色时,她意识到,她们每一个都能完美地演绎这个经典人物。袁玫立即放弃了试演林黛玉的念头,认为这三位演员更贴近书中形象。
张蕾曾是林黛玉的首选人,她的形象柔弱妩媚,然而王扶林导演最终决定让她饰演秦可卿,因为她的年龄和皮肤状态更适合这个角色。而张静林,曾在中戏学习的她,也曾竞选林黛玉,但她最终选择了晴雯一角。对于这一切,袁玫早有所料,她对陈晓旭的评价十分高:“她是一位真正的诗人。”
面对激烈的竞争,袁玫决定尝试饰演薛宝钗,她觉得这个角色更符合自己的气质。薛宝钗温婉、端庄,符合“脸如银盘,眼似水杏”的描述。剧组和导演王扶林都对袁玫的选择表示欣赏。随后,剧组引入了张莉这个演员,她的形象更符合“宝姐姐”的形象,袁玫很快被打动,决定尝试饰演“鸳鸯”。尽管她的外形完全符合“曹公笔下”的描述,但袁玫在诠释这一角色时,认为自己的表现有些缺乏决绝之气,最终她转而出演袭人一角。
袁玫的襄人形象令人难以忘怀,她的温婉和内敛也恰到好处。欧阳奋强回忆道:“第一次见到袁玫时,我简直不敢直视她,我当时就想,袭人太美了,怎么敢看呢?”然而,袁玫却笑着说:“其实,我们当时也是偷偷地观察你,看你这张娃娃脸,觉得你挺有趣。”
正式开始拍摄后,袁玫参加了两期圆明园红剧演员学习班,除了研究原著和角色分析,还学习了琴棋书画、茶艺等内容,进一步陶冶了她的情操。对于袁玫的努力,王扶林导演给予了她非常高的评价:“戏曲演员只演三分。”她理解这一点并表示,演员需要在电视剧中逐渐积累人物的性格,不能一开始就将人物的特点全部呈现出来。
作为金陵十二钗中的重要角色,袁玫饰演的袭人展现了她精湛的表演技巧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在拍摄过程中,她时常表现得非常谦虚和认真,欧阳奋强也称她为“可爱、善解人意的演员”。
在拍摄过程中,袁玫的片酬非常低,她自己也表示:“当时拍《红楼梦》一集只有30块钱,36集下来,我总共拿了一千块。
”然而,对于袁玫来说,能够参与这部经典剧作远比片酬更为重要。“这是一种荣耀,我为能出演这部作品而自豪。”她感慨道。
拍摄《红楼梦》期间,袁玫最怀念的是那些在北京大观园拍摄的日子:“那时没有任何外界的干扰,我们每天拍摄结束后就穿着戏服从园区走回招待所。”
随着《红楼梦》的播出,袁玫的演艺事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在电视剧《红楼梦》播出后,袁玫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她开始出演更多的作品,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表演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