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日本米价飙升,当局却拿不出有效对策,石破茂支持率直线下跌 >> 正文
日本米价飙升,当局却拿不出有效对策,石破茂支持率直线下跌
最近一段时间,你有没有听说过,日本的“米荒”。日本这次米荒大概是从去年夏季开始的。当时日本政府说,等新米上市,再投放一部分库存,就能解决问题。结果现在,已经是2025年5月了,日本的米荒还更加严重了。而日本当局却拿不出有效的手段。这不,石破茂的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刚刚递交辞呈了,原因是他在公开场合表示,他们家从来没买过米,家里的米吃不完。这也真是个奇葩了。
话说日本进入发达国家也不是一年两年了,曾经日本还是全球经济第二强。可如今的日本,却连自己国民的主食问题都没法解决,这不是很奇怪吗?其实日本和韩国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在农林产品上,无非两个老大难的问题,一个是贸易保护主义,另一个就是农协。
日本和韩国都是山地为主地形的国家,这两个国家的耕地面积少,又很破碎,很难像欧美一些国家,发展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而为了提高本国农民的收入,保护日本的特色本土农业,日本长期对国内的农业进行贸易保护。这样一来,国外的廉价农产品就很难进入日本。
而反过来,日本又不肯进口廉价的外国大米,你要是从中国,东南亚买点米,这点米荒问题马上解决了。但这可能会导致一个灾难性的结果,冲击日本本土农业。日本国内的米质量是好的,但万一大家都去买廉价进口米,没人吃高价的国产米了,那国内的农户不就完蛋了么。
然后就是美国通过外交手段,向日本倾销面粉。美国从上世纪,就利用自己的政治外交手段,向日本倾销大量的美国廉价面粉。这导致日本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即便是中国民众也见过的日式拉面,饺子,西式面包等等,渐渐成了不少日本人的主食。大概60年前,日本人平均一年要吃掉200斤大米,现在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了100斤。
而日本农协的存在也一直是个巨大的问题。日本农协是二战结束后为了重建日本农业体系建立的。那它初期肯定对日本的农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后来随着日本经济复苏,它开始裹挟日本农民,成为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这个团体为了赚钱,甚至敢于鼓动农民对抗政府,阻挠进口他国农业产品。
回到刚才所说的江藤拓。这位日本的农林水产大臣不光没有能力解决民众的吃米问题,居然还在佐贺市的演讲时,当着所有记者的面表示,他没买过米,他家里的米很多,吃不完甚至可以拿出去卖。我也不知道他说这话的时候过脑子了没有?更搞笑的是,后来江藤拓辩的妻子又透露,他家的米是选区宫崎地方人士送的,那可就不是收受贿赂吗?于是不光是民间和媒体,连政府内部和反对党都强烈要求他下课。你说他还有脸呆得住吗?放在任何国家,从官员口中说出这种“何不食肉糜”的话,肯定是要被所有人针对的。日本政府有没有能力解决日本的米荒?现在看来这个笑话可能还要继续闹下去。
(军务鱼)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