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藏海传:利用雷击木解决太后合葬难题,这其中有哪些科学原理? >> 正文

藏海传:利用雷击木解决太后合葬难题,这其中有哪些科学原理?

发布时间:2025-05-24 12:54:14 来源:大叔谈娱乐

古装传奇权谋剧《藏海传》是由郑晓龙、曹译文执导,赵柳逸编剧,肖战、张婧仪、周奇、黄觉领衔主演,正在热播。

肖战主演的藏海身负堪舆、风水、纵横三大绝技,在十年学艺之后,下山报仇,为了能够取得杀父仇人平津侯的信任,并成为他的幕僚,并接近他,藏海需要先替仇人解决太后与先帝合葬之争的难题,这也是藏海初出茅庐之后的小试牛刀。

只见藏海祭出一根雷击木,精准卡准暴雨惊雷的天时,“四两拨千斤”般撬动李贵妃棺椁。这时藏海把握住机会,立刻跪在了地上,大呼李太妃显灵,棺椁自动移位,成全太后与先帝合葬,藏海的这波操作,直接把棘手难题秒变“祥瑞之兆”,看得满朝文武目瞪口呆。

通过自己的操作,藏海成功解决了平津侯的难题,成为了他后续展开复仇计划的“入场券”,在这通操作中,“雷击木”成为了很重要的手段,这其中是否有科学依据,从科学角度结合物理原理进行简单分析。

一、雷击木的特性与科学依据

雷击木是指被雷电击中的树木,这类木材可能因雷击产生以下物理变化:导电性与残余电荷。

雷击产生的高温(可达数万摄氏度)会导致木材局部炭化、开裂,内部产生细小裂纹或空洞。冷却后,木材因热胀冷缩效应可能形成应力不均,使整体结构变得不稳定。

二、雷雨天气的环境条件

雷雨天气为“棺椁移位”提供了关键外部因素:

1.强风与气流扰动

雷雨常伴随强风(风速可达10-20米/秒以上),可能对棺椁产生直接推力。若棺椁放置于不平整地面或支架上,风力可通过杠杆原理或摩擦力变化,推动棺椁发生位移。

2.雨水渗透与地面变化

持续降雨会使地面土壤或基座吸水软化,承重能力下降。若棺椁底部支撑物(如砖块、木架)因浸泡而松动,棺椁可能因重心偏移或支撑失衡发生滑动。

3.静电与电磁效应

雷雨云团携带大量电荷,地面物体可能因静电感应带上相反电荷。若雷击木制成的物品(如棺椁部件)带有残余电荷,可能与云层或周围物体产生微弱电磁力作用,在特定条件下(如空气湿度高时电阻降低),这种力可能影响轻质物体的平衡。

三、棺椁移位的可能科学机制

假设藏海对棺椁结构或环境进行了人为改造,可通过以下方式利用自然条件制造“异象”:

1.杠杆与重力陷阱

在棺椁底部预设倾斜轨道或暗藏滚木(如雷击木制成的圆柱体),利用雷雨天气的强风推动棺椁沿轨道滑动。地面经雨水浸泡后,棺椁因重力沿斜坡或松软处缓慢下陷或侧移。

2.电荷吸附与滑动

将雷击木碎片放置于棺椁底部或周围,利用雷雨天气的静电场使木材碎片带电,与棺椁底部产生吸附力或排斥力,微小的电荷作用力叠加风力后,可能打破棺椁的静止平衡。

3.热胀冷缩触发机关

若棺椁结构中暗藏由雷击木制成的热敏感部件(如炭化木楔),雷击产生的瞬间高温可能使木楔膨胀,顶动棺椁底座;或雨后温度下降,木楔收缩导致支撑结构松动。

4.气压变化的影响

雷雨天气常伴随气压骤降(低气压区),可能使封闭空间(如墓室)内外产生气压差。若棺椁并非完全密封,气压差可能对棺椁产生微弱推力,尤其在风力协同作用下更为明显。

四、藏海的逻辑

从科学角度看,藏海的这次操作可能基于以下逻辑:利用雷击木的物理特性(如导电性、结构脆弱性),结合雷雨天气的风力、雨水、静电等自然因素,通过人为改造棺椁支撑结构或环境条件,使棺椁在多重外力作用下发生可控位移。但这一过程融合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简单物理原理的应用,本质是利用“巧合”与人为设计制造的视觉错觉,服务于剧情中的悬疑或权谋设定。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和评论!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QzRen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闽ICP备18024570号 泉州人才网-大泉州人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