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重庆九龙坡:垃圾分类有温度 邻里互助成风尚 >> 正文
重庆九龙坡:垃圾分类有温度 邻里互助成风尚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的一处老小区里,70多岁的居民张爷爷住在楼梯房里,因为腿脚不便,每次下楼扔垃圾都成了难题。自从社区开展“左邻右舍‘益’起来”活动后,张爷爷的烦恼迎刃而解。每周都有志愿者上门,帮他分类打包垃圾,还耐心地教他怎么区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这些年轻人真贴心,就像自家孩子一样!”张爷爷笑着说。
这样的温暖场景,在九龙坡区许多社区都能看到。区城管局联合各街道组织志愿者,走进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帮扶活动。他们不仅在垃圾桶边指导居民正确分类,还主动为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群体提供上门收垃圾服务。在石坪桥,志愿者发现不少居民容易把塑料袋混进厨余垃圾,于是想出了“破袋示范”的点子,邀请社区里的热心居民一起演示,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让大家记住分类要点。渐渐地,邻居之间互相提醒、互相帮助的氛围越来越浓。
垃圾分类,从“一家之事”变成“邻里互助”的温情行动。在谢家湾街道,青年志愿者们自发组成“青年突击队”,每天在小区里转转,看到邻居扔垃圾时顺口提醒一句;杨家坪街道则推出了“绿色积分”活动,参与值守或正确分类的居民可以兑换小礼品,大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原本对垃圾分类不太上心的居民,也在这种“熟人带动”的氛围中慢慢养成了习惯。
借着全国垃圾分类宣传周的契机,九龙坡区将继续创新方式,让更多市民参与进来。比如在商圈举办趣味互动游戏,用生动的方式普及分类知识;联合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孩子们带动全家参与;还在社区设置智能回收点,方便居民随时投递可回收物。正如一位社区工作者所说:“当垃圾分类成为邻里间的一种默契,我们的城市就会更加整洁,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从一个人的行动,到一群人的习惯,再到一座城的风尚,九龙坡区正用邻里互助的温情,让垃圾分类不再是冷冰冰的任务,而成为充满人情味的日常生活。在这片充满烟火气的街巷里,每一个人的参与都在为城市的绿色未来添砖加瓦。
上游新闻王渝凤
编辑:鄢芮责编:孔令强审核: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