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41名青年竞逐——河南开展省属文化企业宣讲人才选拔活动 >> 正文
41名青年竞逐——河南开展省属文化企业宣讲人才选拔活动
大河网讯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浪潮中,一场汇聚智慧与激情的宣讲人才选拔活动拉开帷幕。
5月20日,河南日报报业大厦4楼多功能厅内气氛热烈、座无虚席,由河南省文资办主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承办、大河网络传媒集团协办的省属文化企业宣讲人才选拔活动精彩上演。来自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广电传媒控股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大河网络传媒集团等12家省属文化企业的41名青年宣讲员齐聚一堂、同台竞技,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思想与表达的盛宴。
舞台灯光明亮,选手轮番登台。他们或身着职业装英姿飒爽,或手持特色道具别具匠心。有的激情澎湃、生动讲述文化企业在新时代改革浪潮中如何突破重重困境实现华丽转型;有的娓娓道来,将文化企业在承担新的文化使命过程中默默奉献、勇于担当的感人故事徐徐展开,让听众为之动容。
在众多精彩的宣讲中,河南日报报业大厦四楼河南新闻博物馆里的一件救生衣成为选手马瑞宣讲的切入点。
追光灯下,她指着屏幕上一件泛黄的救生衣,将时光拉回1998年:“这件克服重重困难得来的救生衣,正是大河报摄影记者闫化庄采访时的救生装备。”滔天洪水中逆行的身影正是老一辈报业人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的精神,而当这件救生衣与新一代记者在暴雨中的影像交叠时,两代新闻人的坚守在时空叠印中愈发清晰。
“从前,总有人嘲笑我们河南台‘土’,既然我们穷得只剩下文化了,那我们就用文化成为顶流。”河南广电传媒控股集团选手尹媛媛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她结合热门的新媒体传播案例,幽默风趣地分享了集团如何借助唐宫夜宴等文化作品“出圈”,引发了现场阵阵笑声与热烈的掌声。
怎样坚定文化自信?试试给传统文化来张“电子身份证”。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选手王一涵表达了这样的心声:“河南是中国的戏曲之乡,为了让戏曲艺术历久弥新,我们做了中国戏曲数据库,里面收录了戏曲经典剧目、名家唱段,以及用数字技术恢复的珍贵历史影像,扫码即可观看,让老戏迷重温经典,让年轻人轻松触达。”
来自大河网络传媒集团的选手魏凯用航拍视角开启云端叙事。大屏幕上,滑翔伞掠过红旗渠的粼粼波光,年轻的职业滑翔伞运动员带着参与建渠的爷爷“云游天河”。“爷爷总说当年翻越的不只是太行山,更是压在林县人头顶的‘穷山’。”当无人机测绘画面与六十年前竹筐扁担的影像同框时,观众席传来深深感叹声。这种跨时空对话的设计,让红旗渠精神在数字技术中焕发新生。
快板声声叩击心扉,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的赵天尧以曲艺形式再现焦裕禄治“三害”的壮歌。“卷起的黄沙凶又猛,霎时间眼前一片灰蒙蒙……”伴着快板韵律,兰考大地从荒漠变绿洲的奇迹仿佛再现。当最后一句“努力学习焦裕禄,忘我无私两袖风”讲完,不少观众已眼含热泪。
台上,选手们以原创内容为基石,用真挚情感作纽带,凭借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触人心弦。台下,评委们全神贯注地倾听着选手的宣讲,细致入微地认真打分。
记者了解到,新组建的省属文化企业宣讲人才库将重点围绕讲好党的创新理论、讲好文化企业在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发展中出新出彩的故事、讲好文化企业在承担新的文化使命中勇于担当的故事、讲好文化企业在聚焦“两高四着力”中奋勇争先的故事,储备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表达能力优秀的宣讲人才,培养一支优秀宣讲队伍。通过对宣讲人才的培养,提升宣讲队伍的宣讲素养,并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讲活动,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文化企业基层落地生根。
夜幕降临,报业大厦的灯光依然明亮。正如参赛选手所言:“我们不是简单的传声筒,而是要做新时代的‘文化变压器’,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万家灯火的温暖能量。”当创新表达遇见厚重文化,当青春热血碰撞千年文脉,一幅新时代的文化奋进图卷正徐徐展开!
统筹:胡秀兰张渝杨柳韩谨伊
文字:刘高雅
视频:刘栋杰郭双景唐添甜
后期:朱春名
编辑:陈静审核: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