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复旦抗癌女博士”于娟去世14年,丈夫未再娶,母亲替她完心愿 >> 正文
“复旦抗癌女博士”于娟去世14年,丈夫未再娶,母亲替她完心愿
2011年4月19日凌晨,上海的一家医院里。
复旦大学女博士,33岁的于娟躺在病床上,呼吸微弱。
她的丈夫赵斌元,陪在她的身边。她总爱喊他“光头”。
光头此刻紧紧握着她的手,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强忍着不让眼泪流下来。
两岁多的儿子土豆,在姥姥怀里,懵懂地看着妈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于娟张了张嘴,想说话,但已经发不出声音。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病房里的每一个人,最后停在窗外。
那里,晨光刚刚刺破云层,新的一天开始了。
可她等不到了。
几小时后,这位复旦大学年轻的女教师、海归博士、两岁孩子的妈妈,闭上了眼睛。
她留下的,是一本叫《此生未完成》的书,和一句让无数人泪崩的话: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买房买车的需求,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她走后,她的家人用了10年,一直在替她完成那些未完成的事。
于娟的人生,原本是标准的别人家孩子剧本。
1978年,她出生在山东济宁,从小聪明好学,学业上也是一路开挂。
她本科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之后考上复旦大学的硕博连读。
完成学业后,单位又派她前往挪威奥斯陆大学留学。
回国后,于娟成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讲师。
她的人生,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拼命往前冲。
“10年来,我基本没有在晚上12点前睡过。”她在书里写道。
考研、考证书、写论文、熬夜工作……
她总觉得,再拼一点,就能换来更好的生活。
于娟也给规划好了自己的人生。
工作后,她和丈夫赵斌元相爱,走进婚姻。
2008年,她生下儿子土豆,事业也步入正轨。
所有的一切,都在走向美好。
可是,长期积攒的疲劳,生命的透支,在这时给了她致命打击。
2009年,于娟开始腰疼。
起初,她以为是劳累,直到一次晕倒,到医院检查。
这次,医生明确告诉她,乳腺癌晚期,癌变病灶转移全身。
“最多两年。”医生委婉地说。
于娟怎么可能相信呢?自己的身体一直都好好的呀,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这样。
她几乎看遍了上海所有的医院,找了无数医生,寻找各种治疗方法。
她尝试了很多民间偏方,甚至考虑卖掉上海的房子,可阻止不了癌细胞疯狂扩散。
病床上,于娟开始写博客,记录自己的抗癌历程。
“我想让更多人知道,健康有多重要。”
她的文字没有怨天尤人,反而自省自己的过往。
“我曾经的野心是两三年搞个副教授,于是玩命发文章、搞课题。
现在想想,这些已经毫无意义。”
她最放不下的,是儿子土豆。
化疗时,19个月大的土豆,跟着《世上只有妈妈好》咿呀哼唱。
她只能在儿子背后,哭到不能自已。
“哪怕让我痛得不能动,只要能看着土豆长大,我也愿意。”
可最终,她没能等到那一天。
2011年4月19日,她走了。
于娟走后,她的母亲也想随她而去。
可是不行呀,外孙土豆年幼,需要照顾,还有于娟未完成的心愿。
她的丈夫赵斌元,是上海交大的博士,比于娟大6岁。
他们相识于校园英语角,一见钟情。
恋爱时,于娟曾大大咧咧对他说,“你笑起来像个傻瓜!”
赵斌元爱上她的直爽和鲜活。
自从于娟走后的10多年,他至今还没能从悲伤中走出来。
在于娟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祈求老天。
“只要你活着,让我给你擦50年屁股都行。”
可老天没给他这个机会。
10年来,他带着土豆,岳父和他一起照顾孩子。
她的岳母,为了完成女儿的心愿,种下挪威的森林。
赵斌元,空暇时间和岳母一起打造森林。至今他也没再娶妻。
2021年,于娟去世10周年,他在微博写下:
“十年,不长,也不短。你让这十年开了花。”
于娟的母亲舒平,把自己的名字从苏萍改成舒平。
意思是原来的妈妈苏萍走了,留下来的是妈妈也是女儿。
“我得替娟儿活着。”
她决定去山东曲阜的九仙山种树,这是于娟生前的梦想。
留学挪威时,于娟曾带妈妈去看森林,说“我们要把挪威的森林搬回家!”
她研究的是生物能源,想在老家种黄连木。既能环保,又能帮农民脱贫。
还没等到她去种树,病魔就先它而来。
现在,舒平决定替女儿完成。
56岁的她,独自搬进荒山,住简陋农舍,每天扛着锄头走10公里山路。
第一年,她种下40万棵树,死了70%。
她跪在山上嚎啕大哭,“我没用!连树都种不活!”
可哭完,她又爬起来,请教专家,改进方法。
10年过去,她种活了1000万棵树,绿化了2万亩荒山。
她给这片森林取名“挪威森林”。
于娟走的时候,小土豆才2岁,现在已经是16岁的少年。
他是学校“阳光少年”。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在古诗文大赛获得二等奖。
虽然母亲在他的记忆中并不深刻,但每年母亲节、清明节,他都不忘给妈妈写信。
他曾在信里写道:
“妈妈,我种了6颗种子,因为姥姥说6是你的幸运数字。等它们长大了,我就移植到九仙山,和它们一起长大。”
他不知道妈妈能否看到,但他相信,她一定在某个地方,为他骄傲。
于娟的书《此生未完成》出版后,销量超50万册,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挪威森林”创造了一个奇迹。
舒平不仅绿化了荒山,还带动周边300户农民脱贫。
陕西的油橄榄、新疆的沙棘、贵州的核桃……
这些“经济树”每年为村民增收超2000万元。
更意外的是,项目吸引了挪威环保组织关注,双方在北极圈内共建了“中挪友谊林”。
她的母亲舒平,如今仍在山上种树。
有人问她累不累,她笑着说,“树活了,娟儿就活着。”
于娟的一生很短,只有33年。
她的故事,像她母亲种下的树一样,不断生长,蔓延成荫。
于娟用自己的生命,给世人上了一课。
我们习惯用健康换金钱,却忘了生命本身就是最大的财富。
“不要等到失去健康,才懂得珍惜;不要等到来不及,才后悔没多陪家人。”
毕竟,人生不是一场必须赢的比赛,而是一场值得细细品味的旅程。
本文作者|柠檬雪
责任编辑|淡淡翠
策划|淡淡翠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