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天津分会场启动仪式震撼举办 扫码阅读手机版 >> 正文

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天津分会场启动仪式震撼举办 扫码阅读手机版

发布时间:2025-05-20 01:16:05 来源:北方网

悠悠运河,古韵通津。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天津分会场启动仪式在《运河渔歌》的文艺演出中拉开序幕,现场热潮涌动,活动气氛浓厚。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冰,中共天津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吴俊雅,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韩福前,武清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姜述英和北京通州区、河北省廊坊市文旅部门负责同志、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代表出席本次启动仪式。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冰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天津市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攻坚之年。今年的“5·19中国旅游日”,天津精心策划主题月近300场文旅活动、推出58项惠民举措,让广大市民和游客更好地享受旅游日带来的欢乐与实惠,我们在此发出邀请,诚邀四海宾朋畅游津城,在此我们也呼吁,希望全体市民当好东道主,以热情传递津城温度。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姜述英说:“当前,武清正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支点为目标,加快推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深化‘通武廊’一体化发展,加快推动京津产业新城与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新商圈’建设。期待更多朋友走进武清,漫步运河畔感受千年文脉,打卡时尚商圈体验国际潮流,畅游田园乡村,品味诗意生活。”

202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入新的十年,弹指一瞬,十年来,京津冀三地文旅部门携手共进,取得一系列文旅新成就。“通武廊”作为京津冀文旅协同的重点区域,近年来加大交流合作,为京津冀擘画了文旅协同的又一崭新画卷。

现场,来自北京通州的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讲解员张璇为大家推介了京杭大运河的北段,通州运河的文旅景观;“武清·大运河”吉祥物武小福、清小美则手持文旅地图,向大家如数家珍一般地介绍佛罗伦萨小镇、V1汽车世界、创意米兰等购物、体验激情与欣赏艺术的点位,运河不夜城让游客沉浸在古风灯海与热闹市集中,天民田园、李大人庄村的农产品吸引游客体验亲近自然之美;一剧一世界,一戏一人生。河北廊坊的红楼梦戏剧幻城以《红楼梦》为蓝本,用沉浸式戏剧艺术表达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讲述每个人心中不一样的《红楼梦》。

天津市东临渤海、北依燕山,独特的地貌格局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地质资源和地质景观。结合今年开展的全市旅游资源普查中期成果,活动中发布了地质公园游、滨海漫步游、山谷溶洞探秘游、湿地湖畔寻芳游、森林温泉康养游等5大主题、15条地质科普旅游线路,让市民和游客通过地质科普游,感悟天津沧海桑田之变迁,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活动现场还摆放了河海、红色、建筑、工商等八大文化主题、30条精品文旅路线展板,加大对津派文化主题旅游线路的推广,诚邀广大市民和游客读懂天津,感受古今融合、“津”彩无限的城市魅力。

活动还围绕“文明旅游美丽中国”主题,同时紧扣“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主题活动,天津市持续开展文明旅游教育引导和志愿服务活动。现场有6家单位被授予“天津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务站”的称号;10家单位被授予“第三批市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按照文旅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将体育健身运动融入旅游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将在粤港澳三地举行为契机,组织举办“健步‘5·19’好运同行”健走打卡活动,邀请津粤两地志愿者代表,以打卡通关的形式徒步穿越“微缩”运河线路。通过本次活动促进了津粤两地文化交流与志愿者合作,为“十五运·十五城”天津站增添活力,推动全民健身与文明出行风尚。

现场搭建了京津冀“非遗新潮集”创意市集,京津冀三地独具特色的泥人张、福禄缘葫芦烙绘、民间女红布艺、津派翟氏风筝、木版人物烫画等非遗作品、文创产品悉数亮相,现场的市民游客还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非遗制作工艺,增进市民游客的互动参与感、体验感。

此外,运河不夜城策划组织了“一河连通京津冀共赏人间千古景”运河不夜城沉浸式主题展演,通过场景艺术演艺、大型歌舞表演将大运河进行活化打造。海河传媒中心旗下海河MCN策划的春日焕新嘉年华“5·19中国旅游日”文旅电商直播专场活动也在当天活动现场激情开播。

通过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月系列活动的开展,让“中国旅游日”不仅是文旅融合发展成果的“宣传日”“展示日”,更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助推日”、全民分享旅游幸福的“惠民日”。(记者苑美丽摄影吴涛)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QzRen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闽ICP备18024570号 泉州人才网-大泉州人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