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被讨厌的勇气”,“拽姐”吴艳妮 >> 正文

“被讨厌的勇气”,“拽姐”吴艳妮

发布时间:2025-05-17 23:13:30 来源:赛事知多少

一直想写吴艳妮,这个1997年出生的姑娘,刚在女子100米栏项目中跃居世界第23位,刷新个人职业生涯新高,也刷新了中国选手在该项目的世界排名纪录。

有人说喜欢吴艳妮,绝不仅仅因为她跑得快,而是因为她活成了这个时代很多人渴望却不敢成为的样子——一个理直气壮的人,也有很多人因为她的高调个性不喜欢她,吴艳妮回应说:"骂我的、夸我的,我都照单全收。"

在鼓励"谦虚"、"低调"为美德的环境里,"高调”总是被贴上“拽”、"狂妄"的标签。

而吴艳妮偏偏画着亮片妆比赛,做夸张的起跑动作,明知道会被骂“戏多”也公开说“我想当跨跨栏界的刘翔”,不惜遭到全网群嘲。

被人讽刺她是“网红运动员”时,她说“网红不是贬义词,可以带动所有的小朋友们,不窝在家里。运动能让人变美,强身健体。”

不内耗的生存哲学,精准戳中了很多人。

2023年亚运会因抢跑被取消成绩,面对潮水般“太拽太张扬”的批评声,她:

承认压力(抢跑失误后哭了三天)

却拒绝自我否定(失败只会让我更强大)

阿德勒在心理学经典《被讨厌的勇气》写道

人所有的痛苦,都源于害怕被人讨厌;而真正的自由,始于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吴艳妮的“拽”,恰恰是阿德勒式强者的最佳注解——她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被讨厌的勇气”。

她打破了社会对女性运动员的刻板期待,承受大量批评,展现的正是阿德勒心理学工具“课题分离”:

别人的评价是“他们的课题”,无法控制,不必纠结。

自己的课题是“跑得更快”,所以专注于训练,而非讨好舆论。

吴艳妮的争议言论,如:“化妆比赛怎么了?漂亮让我更自信”

这些表达完全属于“她的课题”——她选择自信地展现自己,不为别人的不适感买单。

普通人痛苦的原因:

“我这样说会不会被骂?”→混淆课题,活在他人评价里。

吴艳妮的做法:

“我要表达真实的自己”→课题分离,专注自我成长。

这种态度,正是“被讨厌的勇气”体现——不再为他人的期待而活。

正是吴艳妮的“拽”:

让更多人关注到女子短跑

打破“运动员必须低调”的刻板印象

也鼓励了年轻女孩“实力敢争”

期待吴艳妮继续在世界赛场书写更多中国速度!/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QzRen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闽ICP备18024570号 泉州人才网-大泉州人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