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秦皇岛市抚宁区:好山好水好风光 引来企业投资忙 >> 正文
秦皇岛市抚宁区:好山好水好风光 引来企业投资忙
抚宁区依托资源优势,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逐步壮大
好山好水好风光引来企业投资忙
5月9日拍摄的国网新源河北抚宁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施工全景。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5月12日,走进国网新源河北抚宁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现场,眼前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作为国家能源局“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这座总装机容量达120万千瓦的超级工程正从蓝图变为现实。
“近年来,抚宁区依托丰富的山、水、风、光资源和天然气管线优势,持续加大向上争取政策、资金的力度,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逐步壮大。”抚宁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刘勇说,新能源产业作为抚宁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之一,有基础、有条件、有保障,发展前景广阔,正吸引四面八方的优质企业落户发展。
利用资源优势壮大新能源产业规模
在国网新源河北抚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核心区域,工人们正专注地进行尾水肘管焊接作业。这个重达107.4吨的钢铁巨物被精准分割成9段13小节,工人们手持焊枪,在弧光闪烁中将一节节钢管焊接成精密的整体。
“该项目总投资80.59亿元,已完成投资25亿元。”刘勇说,此外,总投资83.26亿元的抚宁大新寨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已列入国家“十四五”河北省储备项目,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中秦皇岛市唯一储备站点。
近年来,抚宁区利用资源优势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逐步壮大。
同步开展多个风力发电项目。总投资21.69亿元的抚宁金风100兆瓦风力发电一期、二期项目,志昂50兆瓦集中式风电一期项目,华能200兆瓦集中式风电项目在抓紧推进,预计年内完成并网。同时,抚宁区不断储备新项目:总投资13亿元的两个千乡万村驭风行动170兆瓦试点项目完成协议签订,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总投资15.7亿元的抚宁金风100兆瓦风力发电三期项目、志昂50兆瓦集中式风电二期项目、华能洋河灌区风电项目、新天茶棚20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加快推进前期手续,力争年内具备开工条件。
统筹资源,加快实施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华能洋河灌区光伏发电项目已完成光伏厂区选址和可研编制,力争年内具备开工条件。总投资7.19亿元的中煤能源150兆瓦集中式山地光伏项目已确定选址,正在争取指标批复。总投资5亿元的新加坡能源公司100兆瓦光伏项目已列入全省储备库,正在抓紧跑办出库手续。
“截至去年底,抚宁区新能源资源总规模达4920兆瓦,装机并网160兆瓦。”刘勇说,其中抽水蓄能在建总量1200兆瓦,储备总量1200兆瓦;风力发电在建总量150兆瓦,储备总量720兆瓦;光伏发电建成总量160兆瓦,储备总量330兆瓦;燃气发电在建总量960兆瓦;储备独立储能电站项目200兆瓦。此外,该区建成燃气管道逾200公里。
5月12日,在抚宁金风10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现场,工人们在转运动臂塔吊上的标准塔结。河北日报记者孙也达摄
发展上下游相关产业延伸新能源产业链条
在抚宁区留守营造纸产业园,新天绿能燃气电厂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作为河北省重点项目,这座总投资约24.36亿元的燃气电厂自去年12月开工以来,便以高标准、高效率的要求推进建设。
“抚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依托正在建设的抽蓄、风电、光伏3条产业链项目,加强补链延链强链,积极培育、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刘勇说,依托留守营造纸产业园,该区积极推进新天绿能燃气电厂项目,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供蒸汽241.7万吨,发电3840吉瓦时,税收近亿元,将成为抚宁产业体系重要支撑性项目。
同时,抚宁区加快推进新型储能项目。依托风电资源引进的全省首个高端数智化零碳储能工厂——金碳储能项目,去年6月实现试生产,并在当年8月满负荷生产,仅用4个多月实现产值2.3亿元、税收2000万元,项目年产能2.5吉瓦时。
该区加快推进新能源上下游产业发展,总投资1.01亿元的电友电力高效节能电力变压器设备制造项目于3月份开工,预计2026年底竣工,2027年8月投产。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1.2亿元。同时,该区积极推进总投资1亿元的顶瑞空气压缩机整装项目,产品应用在加氢站等领域,建成后年产值达5亿元。
抚宁区通过招商引资,增加新能源产业发展后劲。去年,该区组织小团组招商活动76次,洽谈重点产业项目63个,总投资48.1亿元的14个项目签约落地,成功引进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院、华能电力、华能绿色能源3家央企子公司。
优化营商环境为新能源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5月12日,在抚宁金风10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现场,工人们将动臂塔吊上的标准塔结一个个拆卸下来,通过平板货车转运至500多米外的另一个风力塔附近。
“我们现在4天左右就能完成一个风电设备安装,这得益于抚宁区政府的帮助。”负责项目建设的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吊装负责人吴庆军说,每个风电设备周围的场地相对较小,不能将风力塔、风力机组、叶片等设备一次运送到位,这些设备运输属于大件运输,在抚宁区政府部门帮助下,运输与施工才能有序配合。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坚持以政策为导向、以要素为保障、以招引为抓手,不断提升新能源产业发展质效。”刘勇说,抚宁区不断完善要素配套,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难题,助力产业发展。
抚宁区在秦皇岛市首创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预告登记制度,开展“六即”(谋划即招商、洽谈即入库、签约即帮办、立项即供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交证)审批、“双盲”评审等改革,去年“六即”审批项目34个,“双盲”评审项目123个。创新制定项目建议书代编、标准化厂房代租、开工前手续代办等优惠政策,围绕项目真实需求构筑多维度、全周期的政策矩阵。
同时,抚宁区建成北规一街、环城北路、建业路等城市主次干道7条,“五横四纵”路网基本形成,新建5万吨地表水厂实现供水,10千伏开闭所、110千伏变电站投入使用。该区各工业园区的供水、供气、通信、供热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备,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为助力区内新能源企业健康发展,抚宁区充分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帮助、指导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去年,在政府部门帮助下,芊瑞机械等5家企业获评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科技创新、财政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服务保障等方面均获得相关政策支持。(河北日报记者孙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