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临科正少年丨汽车工程系:产教融合与志愿服务双轮驱动职业教育创新 >> 正文

临科正少年丨汽车工程系:产教融合与志愿服务双轮驱动职业教育创新

发布时间:2025-05-16 10:58:02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李梅临沂报道

在鲁南大地,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正以“产业思维办教育”的理念,书写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同频共振的新篇章。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创新育人模式,该系不仅与临沂易通集团构建了产教融合的“人才生产线”,更培育出“车行天下”服务社等学生志愿团队,让技能学习走出课堂,服务校园与社会。

校企共生:从课堂到岗位的无缝衔接

作为区域汽车行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与易通集团的合作堪称产教融合的典范。自2020年签署战略协议以来,双方以“共建专业、共育人才、共享资源”为原则,打破传统教育边界。

“我们与学院组建‘混编教研组’,将4S店运营、新能源汽车营销等23个真实岗位任务转化为教学模块。”易通集团人事经理曹芳介绍,校企联合开发的《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实务》教材入选山东省校企合作精品课程,而校内复刻真实4S店的“易通企业课堂”,更让学生每周轮岗担任“见习店长”“服务顾问”,企业导师通过远程系统实时指导作业,实现“毕业就能上岗”的培养目标。

近三年,127名临科毕业生入职易通集团,占其技术岗新员工的35%。2021届毕业生张磊创新“新能源汽车电池健康度快速检测法”,使检测效率提升40%,迅速晋升技术主管;在去年“双十一”购车季,临科实习生团队创下售后“零投诉”纪录,集团内部考证通过率达98%,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临科学子已成为我们人才梯队的中坚力量。”曹芳感慨道。

技能反哺:从实训车间到校园服务的实践担当

如果说校企合作打通了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那么“车行天下”服务社则让技能学习焕发出服务社会的温度。这个由学生自主运营的志愿团队,一年内为师生免费提供车辆保养维修500余车次,节省费用超15万元。

“成立服务社的初衷很‘接地气’。”副社长魏圣晓回忆,入学时发现许多老师的车辆常被小故障困扰,便萌生“以技助人”的想法。如今,团队30余名成员每周定期开放服务,涵盖轮胎更换、电路检测等20多项基础项目。一次为老师解决发动机异响故障的经历,让团队意识到技能的价值:“更换老化皮带后,老师的连声道谢让我们倍感成就。”

实践亦伴随挑战。一次新能源汽车保养中,团队误判高压电路故障险酿隐患,此后系里专门安排老师为他们培训新能源车维修规范,全员考取低压电工证。“实战让我们飞速成长。”魏圣晓说,服务社经历使他们在企业实习时获赞“上手快、诊断思路清晰”,而将维修案例转化为课程学分的创新机制,更实现“做中学”的良性循环。

育人革新:产业思维下的多元成才路径

汽车工程系负责人骆洪山表示,无论是校企合作还是志愿服务,核心都在于“以产业思维办职业教育”。系部推行“工学交替、岗课融通”模式,将企业真实任务嵌入课程,并首创“学分银行”制度,鼓励学生通过技能竞赛、创新专利兑换学分。去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12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4件。

面对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系部动态优化专业设置,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并与头部企业共建“现场工程师学院”。易通集团则计划联合学院开设“新能源汽车服务产业学院”,引入德国汽车行会(HWK)认证体系,目标三年内打造鲁南汽车服务人才的“黄埔军校”。

职教改革的“沂蒙答卷”

在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的实训车间里,身穿工装的学生正调试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而易通集团4S店的“人才成长榜”上,临科毕业生赵飞宇已跻身最年轻技术标兵。与此同时,“车行天下”服务社的成员们仍在为下一辆待检修车辆忙碌,工具架上的扳手与墙上的维修工单,记录着技能与责任的双重淬炼。

从产教融合的“双向奔赴”到技能反哺的青春担当,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正以多元实践,回答着“职业教育如何赋能区域发展”的时代命题。这条融合了匠心育人与服务热忱的道路,或将为中国职教改革提供一份生动的“沂蒙样本”。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QzRen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闽ICP备18024570号 泉州人才网-大泉州人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