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究竟是谁,在逼董宇辉辞职?对此你们怎么看? >> 正文

究竟是谁,在逼董宇辉辞职?对此你们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5-05-16 03:15:23 来源:财金之说

历经三日的博弈,即便坐拥千万粉丝的力挺,董宇辉终究未能抵挡住资本的压力,遭东方甄选暂停直播。

恰如莫言所言:“当公平的天平失衡时,往往需要牺牲最善良的人来换取表面的平静。而当那个最善良的人不愿再妥协时,便会被贴上破坏和谐的标签。”这并非危言耸听,董宇辉正亲身经历着这一切。

获悉停播消息后,董宇辉将抖音签名改为“勿意、勿必、勿固、勿我”。此句出自《论语》,意为:不主观臆断、不绝对强求、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

是的,为了大局考量,董宇辉再度选择隐忍,成为了那个被牺牲的对象。

表面上看,董宇辉与新东方争论的是“小作文”的署名权;实则暴露的是中国职场特有的“酱缸文化”——企业内部容不得独立自由的个体存在,一切行动必须服从领导指挥,甚至为了所谓的集体利益,个人权益随时可被牺牲。

董宇辉的走红威胁到了CEO孙东旭的地位,于是孙东旭便以维护集体利益为借口,逼迫董宇辉承认“错误”,服从自己的领导。

但凡写过年终工作总结的人都清楚,无论个人为公司做出多少贡献,都需将功劳归至集体名下,在总结中违心地写上诸如“没有团队的支持,便没有我今日的成绩”之类的套话。若不如此,便容易得罪人,招致刁难。

董宇辉的“小作文”亦是如此。

“小作文”走红后,瞬间被视为集体功劳,东方甄选上下皆想分一杯羹、争抢功绩。

他们理直气壮地称:“若无我们负责拍摄、剪辑、策划,谁会知晓你的‘小作文’?”这就好比一家餐馆,厨师厨艺精湛、回头客众多,客人点名要其掌勺。后厨其他人员心生不满,声称炒菜所需的洗切工作皆由他们完成,因此菜品美味是集体的功劳。

>若按此逻辑推论,菜农是否也该站出来宣称:蔬菜是他们种植的,餐馆盈利也应分给他们一份?

显然,CEO孙东旭的言论是在混淆视听,他试图用集体的名义压制董宇辉,使其承认个人的渺小,认可自身的成功离不开领导的“英明决策”!

这套职场规则打工人再熟悉不过:公司出了问题,便是员工不够努力;公司取得成绩,则是领导指挥有方。

诚然,董宇辉的“小作文”有部分出自集体创作,但“小作文”本身并无流量与独特性。真正具备唯一性与流量号召力的,是董宇辉本人。

若集体创作的“小作文”如此出色,为何CEO孙东旭自己不发布?还不是因为他缺乏流量,只会在背后搞“办公室政治”、玩弄权术。

自2022年至今,东方甄选带货总额已超百亿元。去年董宇辉个人销售额达48亿元,今年至少可达80亿元,个人流量占全公司的80%。

若全是集体功劳,为何其他主播销售额总和仅20亿元?集体为何无法再培养出几个销售额达80亿的“董宇辉”?

美国职场推崇英雄主义,中国部分职场却似“酱缸”,非要将所有人染成同一色调才肯罢休,才觉安心,才视为“自己人”。

CEO孙东旭忌惮董宇辉成长过快威胁自身地位,便以集体之名裹挟众人,逼迫董宇辉屈服——毕竟没人愿背负“犯众怒”的骂名。

当董宇辉选择沉默后,CEO孙东旭又使出第二招:曝光董宇辉年薪,称其“年收入数千万”。此举用意有二:其一,证明公司未曾亏待董宇辉;其二,利用大众的仇富心理转移焦点,将董宇辉推至舆论风口。

此招堪称狠辣,直接迫使俞敏洪出面点名批评孙东旭行事不够周全。

孙东旭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打压董宇辉,无非是因其身居CEO之位、手握权力。董宇辉虽年薪千万,却“富而不贵”,不过是公司的“带货主播”,并无话语权。

不妨试想,若董宇辉身为CEO,断不会有员工敢在“小作文”一事上强调其为集体创作。

道理很简单:何曾见过秘书在领导台上讲话时,冲上讲台告知观众讲稿是自己撰写的?

董宇辉的“错”,在于他只知埋头做事,不懂攥取权力!以至于遭人嫉妒、群起攻之。

从目前形势分析,即便董宇辉日后复播,也已在东方甄选内部“犯了众怒”,难以立足——难免会有人暗中使绊、蓄意刁难。

此时,俞敏洪需当机立断:究竟是留孙东旭,还是留董宇辉?亦或将二者剥离,为董宇辉成立子公司——该子公司仍隶属于新东方集团,与东方甄选平级,新东方持股80%,董宇辉持股20%,管理权交由董宇辉。

如此一来,董宇辉不必再看孙东旭脸色,新东方也能保住这块金字招牌。既然各方能力有别,不如分道扬镳,这才是现实之选。

莫要总是让最善良的人承受牺牲,否则一旦某天他不愿再妥协,恐怕所有人都将失去立足之本。

#图文打卡计划#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QzRen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闽ICP备18024570号 泉州人才网-大泉州人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