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小金果”长成大产业!解锁苗寨村的“甜蜜经” >> 正文
“小金果”长成大产业!解锁苗寨村的“甜蜜经”
5月9日,阳光和煦。记者走进贵阳市开阳县南江乡苗寨村,漫山遍野的枇杷树郁郁葱葱,饱满的果子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空气中飘荡着清甜的果香。村民们穿梭在果林间,欢声笑语交织。
“要不了多长时间,枇杷就成熟上市了。”种植户李兴友边说边开着小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直奔半山腰的枇杷基地。他停好车,快步走到果树下,熟练地打开一个套袋的枇杷串,仔细查看果子的生长状况。
种植枇杷20多年,李兴友喜爱钻研,施肥、修枝剪条、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技术样样精通。他积极购入锄草机锄草、小型挖机挖沟松土,管护精益求精,逐渐从种植“小白”变成种植能手,他家10多亩枇杷每年收入10多万元。
“我家枇杷浇的是山泉水,晒的是‘日光浴’,富含硒元素,可甜了。浙江、云南等地的大老板都抢着来收购,每斤价格能卖到7元嘞!”李兴友言语间满是自豪。
苗寨村是一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紧邻南江大峡谷景区,拥有优美的山区田园风光和高原峡谷风光。曾经,村民守着“金土地”,却找不到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直到24年前,第一批引进的800亩“大五星”枇杷在这里扎根,从此,该村的枇杷产业开启了裂变式发展新路。
“我们做好产销服务,请专家培训,引客商收购,全力把枇杷打造成了群众增收的‘致富果’。”苗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建勇说,今年,村里将采取统购统销的方式,将鲜果直接批发给客商,残次果则销往深加工企业,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
目前,苗寨村家家户户种植枇杷,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年产量3000余吨,产值超3000万元。
与此同时,苗寨村依托南江大峡谷景区的资源优势,积极招引企业,盘活山顶千亩茶园闲置资源,让茶叶焕发新的生机,产品畅销省内外。在山下,还打造了200亩油葵基地,构建起“山上茶园、山腰果园、山下花园”的产业格局。
“我们以茶园、果园、花园为牵引,挖掘布依族特色文化,发展旅居产业,加速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让山水田园真正成为老百姓和游客的乐园。”汪建勇说。
随着农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村民们纷纷抢占先机,开办农家乐,经营民宿,处处都跃动着奋斗的活力。
犀牛潭民宿掩映在枇杷林里,门前迎客松静静矗立。民宿经营者杜引忙前忙后,为客人准备餐饮,腊肉、炖土鸡的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平时客人相对少些,节假日和周末房间基本住满,待枇杷成熟上市,旅居就进入旺季。”经营民宿两年多,杜引深谙其道。说话间,杜引的手机响起,是游客打来要预订月底的房间。
杜引家的民宿由自建房改造而成,总共11个房间。杜引还在自家枇杷林里搭建木制小屋,游客可闻着枇杷香味入眠。
“我们配套修建了鱼塘、小型儿童游乐场,游客来了,可垂钓、打糍粑、参加篝火晚会,感受乡村的别样风情。”杜引说。
现在,犀牛潭民宿回头客越来越多,杜引经营民宿年收入可达八九万元。
“以前村民都往外跑,现在纷纷回家创业,还引来了客商投资避暑旅居,我们统筹推进,盘活闲置农房资源,推动农文旅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汪建勇说。
避暑旅居发展如火如荼。去年,该村8家民宿投入运营,今年,新增12家民宿,接待能力全面提升。苗寨村挖掘布依族文化,布依族姑娘唱起山歌,游客打糍粑、品尝枇杷,夜晚手牵手围绕篝火欢快起舞。
枇杷林涌动金色波浪。苗寨村村委会正与客商洽谈,开发高端网红民宿、开展枇杷深加工,让农文旅深度融合,把绿水青山变成更大的“幸福靠山”。
金果压枝低,幸福触手及。苗寨村用一颗枇杷写活农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在乡村全面振兴的田野上,正孕育着更多“甜如蜜”的新故事。
■记者手记
进入苗寨村,枇杷林从山脚向山腰延伸,成千上万的果子套上袋子,蔚为壮观;山脚下民宿小院,传来阵阵笑声,处处洋溢着发展活力。
“枇杷快成熟上市了,客商电话咨询不断。”苗寨村委会副主任林勇电话不时响起,浙江、上海、云南等地客商争相订货。
“我们种出来的五星枇杷含糖量高,口感清甜,深受客商喜爱,10多年前,就已建立起良好的销售渠道。”林勇说,这让村民告别提篮小卖时代,批发价翻了一倍,大家发展的信心更足。
正是基于良好的价格和稳定的市场渠道,苗寨村家家户户都种植了枇杷,把小“金果”做成了大产业。
山风掠过枇杷林,送来阵阵清香。这个典型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正将甜蜜的果实酿成多彩的生活。
山脚下一栋栋民宿,以崭新姿态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传统民族文化、农家美食,成为城里人追逐的诗意,化为农文旅发展的强磁场。
当农事成为风景,当果香化作乡愁,苗寨村的故事,恰似一枚恰到好处的枇杷——剥开质朴的外皮,尽是乡村振兴的沁人甘甜。
枇杷产业和旅居民宿蓬勃发展,村民收入节节高。正如苗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建勇所说:“乡村振兴就是通过发展产业,让老百姓富起来,脸上有笑容。”这,就是乡村振兴的密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小友
编辑骆航念
二审李劼
三审刘皓覃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