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中国军舰首次出访,回来发现9道裂缝,桅杆天线失踪,发生了啥? >> 正文
中国军舰首次出访,回来发现9道裂缝,桅杆天线失踪,发生了啥?
“船体出现9道裂缝,桅杆天线失踪”,当中国海军军舰完成了第一次出外访问任务的时候,舰艇身上的“遍体鳞伤”,曾一度让所有人都要为之肃然起敬。
曾经的中国海军
1985年,时任中国海军司令刘华清决心干一件大事情。
此时人民海军已经正式成立了整整35年,刘华清回顾回头过去的海上岁月,却惊讶地发现,在这35年的时间里,中国海军外出访问的次数居然是“零”。
(刘华清将军)
考虑到海军身为国际化军种的事实,世界各国海军均会派遣舰队,前往国外进行军事外交访问。刘华清将军认为中国海军若想真正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那就必须打破这层“零访问”的坚冰。
于是,在1985年11月16日,伴随着刘华清将军的一声令下,东海舰队132号导弹驱逐舰“合肥号”,以及X615号综合补给舰“鄱阳湖号”奉命在东海舰队司令员聂奎聚的指挥下,组成编队,前往南亚地区的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进行友好访问。
但也恰是这一去,舰上的官兵们,便由此迎来此生最出色、最难忘,也最恐怖的惊心时刻,“合肥号”更是一度险些跌入了海底。
(合肥号)出发后的风平浪静
其实,出发时舰上的官兵们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一度面临巨大的危险。
毕竟,在此次出外访问之前,中国海军已经多次前往南太平洋地区进行相关演练,并不是没有远洋出海作业经验的菜鸟。
再加上临出发时,水光荡漾,风平浪静,怎么看怎么都不会发生任何的意外。
(出发前的欢送人群)
而事实,在一开始也确实如同这些水兵所想。
他们毫无波澜地顺利通过了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进入了印度洋水域,在圆满完成了访问任务的同时,还和苏联海军、印度海军不期而遇。
当时,印度海军出于军事外交的礼节,还友好地对中国海军予以致敬礼遇,只可惜当时的中国海军执行此类任务较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友好互动,一度不知所措,只能愣在原地尴尬不已。
(合肥号)
而面对苏联海军的时候,这样的尴尬场景便不复存在了。毕竟当时,中苏两国关系较差,两国军舰在海上都选择了冷处理,也就此让中国海军免去了不熟悉军事外交礼仪的尴尬遭遇。
只不过冷处理归冷处理,当双方擦肩而过的时候,中国海军的水手们,仍是在苏联海军水兵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友好的目光。
虽然彼时两国关系较差,但同为海军和水兵,双方都有着对于碧海蓝天的共同热爱。
(已经退役的合肥号)惊涛骇浪的袭来
就当舰艇上的所有战士们,都在以为此次和印苏两国海军的外交互动,就是中国海军面临的最大挑战的时候,老天爷开始了它的“整活”。
1986年1月4日,正当中国军舰在结束访问以后,穿过马六甲海峡,即将进入南中国海海域的时候,海上溘然狂风大作。
刹那间,乱浪穿空,惊涛呼啸,卷起千堆雪。顺带着也让两艘军舰瞬间开启了震动模式,跟随着狂风巨浪剧烈扭捏。
(服役时的合肥号)
尤其是吨位相对较小的“合肥号”,更是跟随着海浪的巨大抖动,开启了摇摆模式。
只可惜大海永远都不是热舞青春的迪厅,伴随着海浪的此起彼伏,舰上的各种设备发出刺耳的警报声。舰长站在驾驶台前,大声下达着操作指令,试图让舰艇在狂风巨浪中保持稳定。
但一个巨浪溘然袭来,狠狠地砸在舰首,强大的冲击力瞬间砸的舰上所有船员眼冒金光,舰上的许多物品被甩了出去,一些未固定好的设备也出现了故障。
更糟糕的是,由于海浪的剧烈冲击,舰艇的龙骨发出了令人胆寒的嘎吱嘎吱声,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断裂。海水也开始从一些缝隙中涌入,迅速在舱内蔓延开来。
(已退役的合肥号)
战士们顾不上狂风和海浪的侵袭,顶着扭捏的舰艇,迅速投入到抢险工作中。他们用沙袋、水桶等工具拼命堵住漏水点,同时启动排水设备,试图将海水排出舱外。
可以说,当时的情况已经进入了十万火急的状态。但比十万火急还要十万火急的是,由于这些海水的涌入,军舰就像一个人瞬间干了五杯二锅头一般,失去了平衡在汹涌波涛中愈发剧烈地倾斜扭捏,仿佛下一秒就要被这无情的海浪彻底吞噬。
关键时刻,“鄱阳湖号”的官兵想出了解决办法,他们用标枪炮将缆绳发射到“合肥号”上,再让“合肥号”上的官兵将缆绳固定好,将两艘战舰捆绑在了一起,以此保持相对静止。
最后,“合肥号”再通过缆绳把注油和注水的管道拉过去紧急排水。
(X615号远洋综合补给舰)
然而,战士们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新的危机又接踵而至。
由于天气实在过于恶劣,合肥号驱逐舰的桅杆天线被冲断,通信与雷达系统出现失灵的情况,军舰在海上一度变成了“瞎子”,只能依赖‘鄱阳湖号’的帮助继续航行。
但也正是这样的帮助,“合肥号”终于有惊无险地突破了风障,成功回到了母港。而回港后,经过检查这才发现,战舰竟然出现了9处裂缝,由此可见当时的危险程度。
但战士们都说,这样的危险却是值得的,因为它充分暴露了中国军舰在面对远洋复杂海域时的相对不足,为以后的军舰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而且这一次的出国访问,也让中国海军意识到了,海军作为陆海空三军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军种,海军出外访问,不仅是展示海军实力与风采的窗口,更是增进国际间军事交流、拓展战略视野、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出外访问的中国海军军舰)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闭门造车绝非长久之计,中国海军若想真正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必需要深入进行此类交流活动,绝不能窝在母港中,再像所谓的二次元死宅一样。
基于这样的认识,此后,出外访问成为中国海军的一项传统活动,照亮了中国海军走向星辰大海的王道征途,而这一切都源于合肥号军舰在南中国海拼命与海浪搏斗的那段经历。
(出外访问的中国海军军舰)
参考资料:
1、中共党史出版社·《刘华清与海军首次出访》
2、新华社·《第一次军舰出访:东海舰队访问南亚三国》
3、解放军报·《海军舰艇编队首次出访》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