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拆迁在即 村民牵挂自家屋檐下的燕子宝宝怎么办 >> 正文
拆迁在即 村民牵挂自家屋檐下的燕子宝宝怎么办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传唱了几代人的童谣,在2025年的春天,在西安市灞桥区豁口村赵师傅家里真实上演。看着屋檐下筑巢的燕子,赵师傅心里更多的是担忧。
今年50岁的赵师傅是豁口村二组的老住户。2024年,随着西十高铁项目的推进,村里组织一批村民搬迁。由于家中有一位瘫痪在床的老人需要照顾,赵师傅家的搬迁进度比其他村民慢了许多。
2025年初,赵师傅将母亲安顿到哥哥家后,便着手准备搬迁事宜。根据与豁口村委会的约定,他需要在5月15日腾空、交付房屋。然而就在搬迁前夕,一场意外的“缘分”到来了。
一两个月前,有燕子飞入赵师傅的家。“它们一点儿都不怕人”,赵师傅回忆说,“我在屋里走动时,它们照样进进出出地忙活。”这些小家伙先是选中了客厅墙角,后来又看中了房梁,用湿泥和细枝筑起了两个温馨的小窝。
“最多的时候,七八只燕子在屋里盘旋嬉戏,甚至还会好奇地飞进卧室’参观’。”
朝夕相处中,赵师傅和燕子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细心的他特意在燕巢下方垫了旧纸板,方便燕子们排泄。四月份时,他爬上梯子查看,发现巢中有几枚燕子蛋。但没过几天,燕子妈妈就把蛋转移到别处。
如今,不仅成年燕子常来常往,还有小燕子在他家飞来飞去。
“我看着它们像盖房一样一点一点地筑巢,又看着小燕子一天天长大。如今房子要拆了,不安顿好它们,我心里过意不去。”赵师傅忧心仲仲。
5月14日上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来到赵师傅家里。待了十来分钟,就看到有两三只小燕子从门外飞进来,时而绕着巢穴盘旋,时而停在门框上歇脚。
通过灞桥区秦岭保护执法局,记者联系到区林业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将现场拍摄的燕子视频发给对方后,经判断,这些是正处于学飞期的燕子幼鸟,最多一周时间便能独立离巢。
据了解,燕巢主要用于繁殖后代,每年迁徙后需重新筑巢(部分修缮旧巢),属季节性临时居所。工作人员表示,燕巢是一个整体性的结构,不易进行人工挪移,建议等幼鸟具备独立生存能力后自行离巢。
令人欣慰的是,记者将情况反映至豁口村委会,村委会决定暂缓赵先生家的拆迁。依旧按照约定时间收房,但等两周后,小燕子们羽翼丰满再准备动工。
赵师傅得知该消息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采访时,记者注意到陕西省慈善协会颁发给他的荣誉证书。原来,自2008年起赵师傅就热心公益。他曾靠卖废品一分一角攒下钱捐助给困难学生。如今,他加入了西安一支志愿者团队,经常到敬老院给老人理发、打扫卫生。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也许是这份质朴的善良,让燕子们选择在赵师傅的家里筑巢繁衍生息。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常彭朵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