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赤水葫市镇:乡村振兴服务站里抱团发展记 >> 正文
赤水葫市镇:乡村振兴服务站里抱团发展记
多彩贵州网讯清晨,赤水市葫市镇天鹅堡社区还笼罩在薄雾中。乡村振兴服务站的玻璃门已经透出暖黄灯光,社区干部小蒋正将两筐还沾着露水的土鸡蛋摆上货架。高桥村的鹿茸在晨光里泛着琥珀色光泽。
天鹅堡社区乡村振兴服务站,正用村、社区联动的独特方式编织着乡村振兴的新图景。去年盛夏,天堂村村民的蜂蜜几小时售罄的场景,仍刻在28岁的年轻党员干部罗鑫的记忆里。
在社区党支部书记叶科的带领下,罗鑫联合周边村、社区,计划将“偶发惊喜”转化为长效机制,建立“需求库+资源池”双清单。各村、社区搭建智慧展销平台,当避暑季游客涌入,赤水晒醋、现摘黄桃等山货通过“线上下单+振兴服务站集散+提货”链路,直抵来竹都赤水旅居的游客餐桌。
“接下来的避暑季就是黄金窗口,上万人来这里避暑旅居几个月。我们要让‘流量’变更多的‘留量’,把旅居游客的行李箱变成村民的‘幸福箱’。”小蒋忙着打理新货。今年4月底,乡村振兴服务站里又上新了高桥村的鹿系列产品和赤水酱香酒——中国竹都小酒,来旅居的游客将有新体验。
社区党支部书记叶科介绍,去年最受欢迎的农特产品之一是高竹村黄桃的“现摘现送”服务——游客在乡村振兴服务站下单,返程时就能拿到清晨刚采的鲜货。罗鑫介绍,随着避暑季来临,服务站开始上演“舌尖上的川渝等地的联动”。问市所需,赤水晒醋、赤水酱香酒、高竹村菜籽油等陆续有线上订单。
高桥村养殖大户何禄贵是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关于如何通过自己的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做着探索。“过去单打独斗,现在村和社区共享展销平台,朋友圈就是我们的‘云货架’。”何禄贵眼神坚定地说。
罗鑫和小蒋正在录入和整理乡村振兴服务站里的货品。年轻有为的他们认为,这里是一个不错的平台,为高山社区和周围村抱团发展积聚能量,让更多好的深山土特产一路“鲜”出山。
暮色渐浓时,乡村振兴服务站亮起的暖光灯下,新到的竹编收纳筐正在等待拆箱。山风掠过,货架上轻轻晃动的干辣椒串送来远处竹海的沙沙声,混着打包胶带的撕拉声。
随着夏天的到来,来赤水旅居的游客正满怀欣喜享受赤水本地特色,感受避暑的美好时光,一起奏响乡村振兴的乐曲。(张浪)
一审:余从源
二审:王信姚腾
三审:唐全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