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富矿”到“富链”:从贵州元豪煤电铝一体化项目看黔西南州铝产业跃迁之路 >> 正文
“富矿”到“富链”:从贵州元豪煤电铝一体化项目看黔西南州铝产业跃迁之路
巨大的显示屏上,各机组的运行数据不断跳动。技术人员神情专注,正密切关注着屏幕上的数字变化……走进贵州元豪发电有限公司集控室,巨大的屏幕上正显示着3台35万千瓦发电机组的运转情况。
“我们发的电可供旁边的元豪铝业公司直接使用。不仅用电成本低,还保障了铝业公司的用电稳定。”黔西南州元豪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恒介绍,依托黔西南州丰富的煤电资源优势和较为完善的产业布局,元豪公司的煤电铝一体化项目进展顺利,2024年,该公司累计发电量达57亿千瓦时,生产铝锭超8万吨,实现总产值45.45亿元。
从煤到铝,煤电铝如何一体化
煤炭、电网是黔西南州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当地推动工业发展最突出的比较优势。
坐拥如此丰富的煤、电资源,如何打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路径,实现从卖资源到卖产品的工业格局转变?
机器轰鸣,铝水转化为铝锭,在位于贵州元豪发电有限公司不远处的贵州元豪铝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电解槽正满负荷运行。来自贵州清镇和广西等地的铝土矿在这里被加工成铝锭,很快,这些铝锭就将被运往周边的其他铝加工企业。
电解铝生产需要稳定充足的电力保障,所谓煤电铝一体化,简单说就是通过以煤发电获取生产电解铝所需的充足电量,从而降低电解铝生产成本,实现“煤电铝”良性互动,以此吸引铝相关产业聚集,形成高价值产业链条。
元豪发电公司与元豪铝业公司均为黔西南州元豪投资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二者共同承担元豪煤电铝一体化项目的建设运行工作。
“相比行业平均水平,生产成本低,生产有保障,这就让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有一席之地。在这里搞煤电铝一体化,大有可为。”黔西南州元豪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贵州元豪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金励介绍,针对黔西南州煤炭特质,公司选择了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机组,在环保上做到有效地超低排放,实现一级能耗指标的同时保证了效率。“低成本和高稳定性的电力输出,能保障铝业公司的正常生产。”
“目前,我们正紧锣密鼓地推进电厂4号机组的建设以及铝厂后续产能的扩建工作。待我们四台机组全面竣工并投入运营后,预计年发电量将超过80亿千瓦时。”据介绍,届时,贵州元豪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将能够充分利用铝厂直接供电的低成本和高稳定性优势。随着铝深加工项目的后续实施,在控制用电成本、实现产值本地转化以及提升整体效益方面,将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同时,黔西南州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产煤基地,生产电解铝所需的氧化铝在黔西南周边地区也多有产出。广西百色等地现有氧化铝产能约1000万吨/年,贵阳清镇也有氧化铝产能约300万吨,两地距离元豪铝厂仅为260-350公里,且元豪铝厂紧邻南昆铁路郑屯站,“在氧化铝的采购和运输方面也有地理优势”。
贵州元豪铝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桂生介绍,公司用电全部由元豪电厂直供,具有供电稳定和成本低的优势。公司采用贵阳铝镁院设计的420kA大容量、高效能预焙阳极电解槽及其配套技术,电流效率达94%,吨铝用电单耗1.35万千瓦时,具有高效、绿色、环保等技术优势。
“目前公司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产能偏小,下一步我们将与有产能指标的企业进行合作,扩大产能,进一步降低能耗,实现高载能铝水全部就地转化,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铝到链,产业链串起大布局
进铝、放水、调流、扒渣……在贵州元豪铝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严格按照工作流程生产成品铝锭,不久后,他们生产的铝锭便会被计量打包入库,等待送往下游企业进行加工。
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以及建筑等行业的基础原材料,铝在现代经济产业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电解铝生产为核心,吸引上下游相关产业聚集,打造一条高价值的铝产业链条正是黔西南工业布局中的重心所在。
元豪煤电铝一体化项目正是这一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在控制用电成本、实现产值本地转化以及提升整体效益方面,将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叶恒介绍:“我们目前也在利用政府搭建的平台,积极吸引铝深加工下游企业,以延长和扩展我们的生产链条,全力构建一个规模更大、效益更优的产业集群。”
从点到面,企业群聚出好效应
路兴碳素新材料有限公司一年就可生产预焙阳极50万吨以上,能满足下游企业上百万吨电解铝的生产需求;2024年,兴仁登高电解铝产量达48.12万吨,用电65.18亿度,创造产值约84.27亿元;去年,元豪公司累计发电量达57亿千瓦时,生产铝锭超8万吨;龙凯公司可实现年产120万只汽车轮毂,市场已扩展到了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约2.2亿元……
生产预焙阳极碳素的路兴碳素等公司是上游企业,生产铝制汽车轮毂的贵州龙凯等公司是下游企业……事实上,在黔西南州的铝产业链条上,围绕电解铝生产和加工利用所形成的产业聚集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近年来,黔西南州持续打好“有链强链、缺链补链、上下延链”组合拳,以强化产业链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动铝及铝加工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了从能源保障到精深加工产品输出的产业闭环。当前,该州正继续推进铝相关上下游产业项目引进工作,着力推动铝精深加工向交通铝、铝家居、铝户外用品、军工铝、高精铝五大方向集聚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黔西南州铝相关产业产值达210亿元,增速达34%,远高于其他行业。
“未来展望是什么?”叶恒表示:“我们将加速技术突破,特别是在降低度电成本和吨铝成本方面深入挖掘节约潜力,以切实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此外,积极探索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致力于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方林祝庆庆
编辑钱星星
二审宋洁张恒
三审陈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