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心“晴”护航!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守护“心育”灯塔 >> 正文
心“晴”护航!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守护“心育”灯塔
编者按:
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创建于1965年,是武汉市首批命名的艺术特色学校。学校坐落于江汉区万松园路,毗邻中山公园,虽处闹市却独得一方清幽。自建校以来,这所老牌艺术特色学校始终以“多元育才,协调发展”为办学理念,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沉淀,逐步发展为以“尚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品牌,引领学校科学、特色、优质发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许文秀通讯员倪迅视频陈玲)
制度筑基强保障,专业护航守初心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基石,制度是守护这份‘心晴’的灯塔。”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心理教师程琪深耕心理健康教育十余年,以完善的制度和专业的团队,为学校“心晴护航”工程筑牢根基。
三级体系,织密防护网络。学校构建了“工作领导小组—心理健康中心—执行小组”三级管理体系。校长汪和平挂帅领导小组,统筹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心理健康中心配备个体辅导室、团体活动室、宣泄放松室等功能区,面积超150平方米,集“辅导、活动、档案管理”于一体。制定《全员育人导师制度》《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制度》《心理安全的预防、预警、干预制度》等制度,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程琪认为,从档案管理到危机干预,每个环节都要有章可循,才能真正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专业是心理教育的底气,团队是守护学生的铠甲。”程琪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拥有心理咨询师和生涯规划师双重资质。她带领团队完成市级课题《学生手册式活动的高一生涯规划课程建设》,获湖北省论文一等奖、武汉市“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成果”一等奖。2023年,程琪在武汉市首届职工心理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第一名,并获评“职工心灵护航能手”。
目前,程琪作为武汉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成员、武汉市突发公共事件心理救援与危机干预队伍成员、武汉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辅导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汉区何晶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致力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以专业知识和团队合作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支持。
课程创新润心田,活动赋能启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解决问题,更要激发学生内在的生命力。”学校以课程为媒介、活动为载体,将“心育”和“生涯教育”融入学生成长的每个环节。
为此,学校还形成了以心理专职教师为生涯导师,德育部门和班主任为成长导师,艺术组教师为学业导师的三级生涯教育导师体系,以点带线,保障我校生涯工作切实发挥示范辐射效应。
心理课上,通过“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主题,帮助学生适应高中生活;生涯规划校本课,结合学校艺术特色,设计“美术与职业”“音乐人生”等模块,引导学生探索未来方向。“爱自己的N种方式”“三行晴诗”“寻找幸福的行动地图”等心理游园会活动,构建起五育融合的成长生态,助力学生在身心平衡中实现全面发展。
程琪告诉记者,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点亮学生的理想之光。
“妙笔绘心”漫画展中,学生用画笔抒发情绪,作品《高三压力日记》获市级心育案例一等奖;“成人礼徽章设计”活动中,学生将成长感悟融入艺术创作,徽章成为毕业季最珍贵的纪念。程琪还主导“同辈互助计划”,培训学生心理委员60名,形成“班级—年级—学校”三级朋辈支持网络。一名参与互助计划的学生感慨:“帮助同学解决烦恼的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与自己对话。”
协同共育聚合力,医教联动护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校社医同频共振。”学校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四位一体”协同育人生态,为学生成长构筑全方位守护屏障。
家校携手,共筑心灵港湾。学校成立“家长讲师团”,邀请律师、军官家长进校开设职业讲座;“家长服务岗”参与课后管理,营造温馨校园氛围。学校开设“一体化家长学校课程”,通过线上讲座、线下工作坊,帮助家长掌握亲子沟通技巧。一名曾因亲子冲突焦虑的家长反馈:“程老师的课程让我学会了倾听,家庭关系焕然一新。”
社校联动,赋能社区共治。学校组织学生定期参与社区“彩绘家园”“美化环境”活动,用艺术服务社会;与万松园街道合作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端午节教老人包粽子,中秋节举办文艺汇演。“服务他人是治愈心灵的良药,学生在奉献中找到了价值感。”程琪说。
医教结合,打通护航通道。作为武汉市“医教结合”项目首批试点校,程琪牵头引入心理测评系统,每年为全体学生建立心理档案;邀请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市心理医院专家开展“青少年心理调试”“情绪压力管理”等讲座,为学生提供绿色通道转介的服务。2023年,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成功化解了多起心理隐患,防患于未然。“医教联动让专业支持触手可及,这是心育工作的坚实后盾。”
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以“心晴护航”为使命,为学子们筑起了一座心灵成长的灯塔。在这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更是激发潜能、照亮未来的火种。【责任编辑: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