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7岁凭借帅气外表出道,演58部戏没红,如今搭档孙俪终于红了 >> 正文
7岁凭借帅气外表出道,演58部戏没红,如今搭档孙俪终于红了
娱乐圈里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拍戏十几年,观众看着脸熟却始终叫不上名字。今天要说的这位演员,就是典型的"戏红人不红"代表——从《玉观音》里的毒贩到《甄嬛传》里的太医,他用了整整十年时间才让观众记住"温实初"这个名字。
说起张晓龙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还要愣一下,但要说《甄嬛传》里那个痴情守护甄嬛的温太医,大家立刻就能想起那张温润如玉的脸。这个1975年出生的山东汉子,在娱乐圈的奋斗史简直就是一部"大器晚成"的教科书。中戏毕业的他,最早是在《玉观音》里演了个吸毒的小混混,那会儿谁能想到这个反派专业户后来会成为古装男神?
记得2003年《玉观音》热播时,观众都在讨论佟大为和孙俪的虐恋,没人注意到角落里那个眼神阴鸷的毒贩杨瑞。这个角色戏份不多,但张晓龙硬是演出了让人脊背发凉的狠劲。后来他在采访中说:"当时为了演好吸毒状态,我三天没怎么睡觉,就为了找到那种恍惚感。"这种较真的劲儿,后来成了他塑造角色的标志。
真正让他崭露头角的,是2011年那部现象级宫斗剧《甄嬛传》。说起来挺有意思,当初郑晓龙导演选角时,张晓龙其实是去应聘礼仪指导的。他在中戏教了十几年古代礼仪,是业内公认的专家。结果试装时导演一看:"这不就是温太医本尊吗?"于是他就这么阴差阳错地成了"温实初"。
这个角色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剧中温太医对甄嬛那种克制又深情的守护,不知道看哭了多少观众。特别是"眉庄血崩"那场戏,他抱着奄奄一息的沈眉庄,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连导演都看呆了。后来张晓龙透露:"那场戏我完全沉浸在角色里,沈眉庄咽气时,我心脏真的揪着疼。"这种共情能力,在年轻演员里实在少见。
《甄嬛传》爆红后,张晓龙终于迎来了事业转折点。但有意思的是,他并没有趁热打铁狂接戏,反而转身回去继续当中戏老师。用他的话说:"演员需要沉淀,教书能让我保持清醒。"这种淡定在浮躁的娱乐圈实属罕见。
要说张晓龙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演什么像什么。《十月围城》里的革命党,《妻子的秘密》里的霸道总裁,甚至是《如懿传》里的太监李玉,每个角色都截然不同。记得演李玉时,他特意观察了身边女性的神态举止,把太监那种阴柔劲儿拿捏得恰到好处。网友都说:"要不是看演员表,根本认不出这是温太医!"除了演技过硬,张晓龙还是个隐藏的才子。他不仅是中戏副教授,还担任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礼仪指导。更绝的是,《甄嬛传》里那些惊艳的古典舞,比如安陵容的"惊鸿舞",都是他亲自编的。难怪网友调侃:"温太医才是后宫最忙的人,既要看病又要教跳舞。"在感情生活上,张晓龙也延续了"温太医"式的专一。他和演员张雅蓓相恋多年,
两人经常在微博互动撒糖,被粉丝称为"最甜师生恋"(张雅蓓曾是他的学生)。面对娱乐圈的诱惑,他总说:"感情就像熬中药,火候到了自然成。"如今47岁的张晓龙,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跑龙套的小演员。但他依然保持着山东人特有的朴实,不炒作不营销,就靠作品说话。去年在《功勋》里演钱学森,为了贴近角色减重十几斤,连钱老的家人都说神似。这种敬业精神,在流量当道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
回看张晓龙的演艺路,简直就是一部"厚积薄发"的励志剧。没有一夜爆红的运气,有的只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正如他常对学生说的:"演员就像老中医,越熬越有价值。"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这种"慢火细熬"的匠心,或许才是最难得的品质。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像张晓龙这样的"大器晚成"型演员,往往后劲更足。他们没有少年成名的浮躁,反而多了份岁月沉淀的从容。那么问题来了:在你们心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宝藏演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