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邢台市:小切口改革助推营商环境再升级 >> 正文
邢台市:小切口改革助推营商环境再升级
邢台市印发实施第二批优化营商环境部门改革举措
小切口改革助推营商环境再升级
邢台市以“小切口”改革回应企业和群众诉求,在去年出台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部门改革举措的基础上,今年印发实施第二批12条优化营商环境部门改革举措,推出“入企扫码”升级版、压减执法频次、“办不成事”监督亮剑、完善“双盲”评审机制等举措。同时,围绕经营主体所需所盼,着力推行园区帮代办服务全覆盖、分期竣工验收、泉城易办、“即贷即抵·泉城网办”等一批切口小、作用大、见效快的举措,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持续营造亲商、重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4月21日,隆尧县经济开发区行政审批中心,工作人员为企业办事人员办理业务。河北日报记者闫德见摄
●园区帮代办助企跑出加速度
4月21日,在隆尧县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科创园,河北驰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驰程公司)生产车间里的智能化生产线马力全开,不锈钢毛坯经过自动化数控设备钻孔、圆弧沟槽铣削等工序,变成精密光洁的不锈钢法兰。
“原计划一年多建成投产,没想到去年2月开工、6月竣工,当年就实现达效升规,这和相关部门优质服务,为企业赢得发展先机分不开。”谈起营商环境,驰程公司总经理方建平讲述了自家项目跑出加速度的故事。
方建平介绍,驰程公司是一家浙商投资的企业,在前期项目考察中,投资商看中隆尧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实现“南资北移”。项目一签约,隆尧县经济开发区就成立了服务专班,从厂房装修、营业执照办理、项目备案,到后续手续申报、竣工验收,工作人员全流程帮扶指导、帮办代办,所有证件手续均一次办理完成,避免了多次跑办,非常高效。
“工作人员提供的专业服务,有效解决了企业申报流程不熟悉、申报资料漏报错报等问题,企业可以将精力集中到产品研发和经营上。”方建平对此很满意。
今年,邢台市实行园区帮代办服务全覆盖,推动政务服务端口由服务中心延伸到开发区,在各个开发区建立项目服务团队,通过“点对点”导办、“面对面”帮办,跨部门、跨层级统筹协调审批服务资源,实现企业办事快办、好办。
为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率,邢台市在项目施工和竣工验收方面做足文章。实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分批次、分阶段核发施工许可证,对同一建设工程规划方案内涉及多个单体工程的房建工程,在具备独立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按照单体工程分批次办理施工许可证;对长度2000米以上的市政道路、地下综合管廊、轨道交通等重大线性工程,可以按标段分标段(桩号)办理施工许可证。
对房地产开发、工业、科技研发、楼宇经济、商业综合体、学校、医院等领域的建设工程项目,全面实施分期竣工验收,支持功能完善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主体工程或单体建筑验收后提前投入使用,最大程度提高项目投资效益。
●“泉城易办”让办事便利高效
“以前房产登记抵押业务没一周搞不定,现在即申即办,真的太便捷了!”4月10日,在中国工商银行临城支行,河北东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办事员和梦瑶从提交申请到3000万元抵押贷款到账,只用了一个多小时。
和梦瑶告诉记者,之前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不仅要准备一摞资料,签一堆文件,还要在银行和不动产登记中心两头跑,费时费力。现在只需要填一张表,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其他的交由工作人员一站办齐。
4月10日,工商银行临城支行工作人员指导客户办理房产登记抵押业务。刘超摄
在不动产抵押融资业务中,临城县全面启用《不动产抵押权登记主债权合同表》,将申请抵押权登记的“人、事、物”等要素,简明扼要集于一表,统一规范抵押登记高频业务事项的业务类型、收件材料、审核标准,从以前的抵押业务办理申请书、抵押合同、借款合同、营业执照等“一套”40多页变为如今的1页,大大降低了企业和群众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让办事流程“轻装上阵”。
深化政银合作,与金融机构共同推动“互联网+金融服务+不动产登记”的应用深度和广度,通过“一窗受理”系统将不动产抵押登记环节嵌入到金融信贷系统,全面贯通贷款申请、合同签订、抵押权登记、贷款发放全流程。
“今年,我们将在全市银行网点实行不动产‘即贷即抵·泉城网办’,让抵押权人、抵押人在银行网点‘一站式’办理不动产权抵押登记。”邢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辉介绍,今年,该市全力推动“一件事一次办”落地见效,在“减材料、提效能、优服务”上狠下功夫,同步推出“泉城易办”、税费优惠免申即享、提速认证授权等便民惠企服务,减少审批流程,精简审批手续,压减审批时限,减少经营主体跑动次数。
邢台市将开办不同货物运输企业所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许可证》集成办理,将办理时限由5个工作日缩减为4个工作日;简化大型商场活动备案流程,执行容缺受理一次办成;实施免申即享63项税费优惠政策;完善企业认证服务协调工作机制,童车、玩具等产品强制性认证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15日;在重点产业园区设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质量基础服务。开辟企业专利快速预审绿色通道,大幅减少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平均授权周期。
●定制化服务激活企业引才育才新引擎
“原料的选择与配合料的制备是玻璃生产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制品的产量、质量与成本……”4月24日,在沙河市河北德金玻璃有限公司,第二批新型学徒培训班的70多名学员集中开展玻璃工艺技能培训。
技能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该公司与冀中工程技师学院达成合作,根据企业需求,面向企业员工,采取“岗位需求+技能培训+等级评价”方式,开展新型学徒培养。
“通过校企合作,产学融合,我们构建了完整的育才机制。在为期一年的培训中,双方组建优质师资团队,系统教授法律常识、普通化学、玻璃工艺学等理论知识,并由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手把手实操教学,培养适应产业变革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冀中工程技师学院培训部主任霍丽芳说,截至目前,双方合作开展两批次新型学徒培训班,培养新型学徒400余人次。
河北德金玻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栋介绍,结业后的企业员工不仅掌握先进的技能,获得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还能迅速适应实际工作中的不同场景,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提升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让企业充分享受“人才定制”带来的红利。
今年,邢台市将围绕主导产业,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构建“需求导向、产教融合、特色定制”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引导市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为企业提供特色定制化服务,不断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
围绕重点产业,针对企业紧缺岗位,开展定向招生、定向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制专属班级。根据企业需求,联合职业院校制定“一企一策”教学计划和实训标准,确保课程内容与企业技术需求、岗位标准无缝对接,构建特色定制化服务“新型学徒制”,组织河北德金玻璃有限公司、河北建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开展10个职业(工种)培训,培训人数超1000人次。支持企业与院校共建实训基地、共享设备资源,选派院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训指导,每年校企师资交流交换100余人次。
同时,探索向优势产业的重点龙头企业下放职称自主评审权,在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由符合条件的企业自行组织职称评审后报人社部门备案,加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激活企业引才育才新引擎。(河北日报记者闫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