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半路杀出个赵公子 >> 正文

半路杀出个赵公子

发布时间:2025-05-06 18:44:35 来源:赛事知多少

昨天熬了个大夜,看世界斯诺克决赛,振奋人心。

中国斯诺克选手赵心童,以18-12战胜威尔士名将马克·威廉姆斯,成为首位夺得斯诺克世锦赛冠军的中国及亚洲选手,创造了斯诺克运动的历史。

上一次能挺进决赛的,还是2016年的丁俊晖,只可惜不敌马克・塞尔比,获得亚军,这也是他在斯诺克世锦赛的最好成绩。

此后丁俊晖因为发挥不稳定,失误了几次,遭遇粉丝指责甚至网暴,再加上性格内敛,内心积压太重,光环持续消退。

那时候觉得,中国人将与斯诺克冠军无缘,但万万没想到,半路杀出个赵心童,一路过关斩将,打破了西方对于此项赛事的垄断。

我跟踪了他的全部比赛,全程只能用惊讶去形容。连“75三杰”,也连连称叹,绝对的斯诺克天才选手。未来赵心童很可能成为“火箭”奥沙利文的继承者,但国人已经敲定了赵心童的新称号:

“中国准神”。

昨天我跟一个这方面比较专业的朋友聊天,他说,不出意外,接下来中国人,很可能反向取代英国在斯诺克的地位。为啥呢?

数据显示,2025世锦赛32强里,中国有10个人,平均年龄26岁;英国只有9个人,而且平均年龄40+,年轻断层显著。

现在斯诺克是英国老登的运动了,英国的年轻人都跑去搞电竞了,搞那些可以拍照发INS的运动,其实斯诺克整体观众数和奖池都是上升的,只是被英国年轻人自己抛弃了,现在全世界的斯诺克新生代几乎都是中国人。

这其实归功于国内强大的群众基础和工业能力。

这些年,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能看到台球厅的身影。台球运动门槛相对较低,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不高,且规则简单易懂,容易上手,因此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

而工业能力就更离谱了,最近几年中国台球桌每年产量接近100万台,占比全球85%左右。其中,东莞是全球台球产业的核心枢纽之一,而江西玉山则是全国最大的台球桌板材生产基地,出口英国、意大利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工业的集群效应,降低了台球的生产成本,而群众基础较大又放大了这个行业的收益,于是这些年台球厅又出现了新一轮的火爆,主要集中在商场的高端台球厅,也成为了中年男人的栖息地之一。

感兴趣大家可以去了解。

但我今天想继续借世界冠军赵心童,讲讲教育。

先讲讲赵心童过去的故事。

他祖籍在陕西西安,父母都是深圳的医务工作者。

赵心童7岁那年在深圳家楼下的台球桌上第一次接触斯诺克,没过多久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天天磨着父母去打台球。

在那个大家都认为打台球是不学无术,社会小黄毛才喜欢的运动时,他的父母却认为,斯诺克是绅士运动,在国外很高级,孩子喜欢,那就当热爱去支持。

一来二去,竟然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

于是赵心童在10岁那年,父母给他买了一张斯诺克球桌,而且为了让孩子专心练球,还将家里其中一个大房间改造为球房,并聘请了教练。

赵心童初中的时候,在学校的成绩很好,处于班级前三。那时候他妈妈问他,未来上了大学,毕业后想干嘛?

赵心童说,打球。

于是父母商量,孩子这么喜欢,毫不犹豫就回答了打球,那么大学毕业了再打球,还不如现在就打,于是从那天开始,父母力排众议,抵抗住来自学校老师、邻居,甚至亲人的质疑,坚持让孩子好好练球。

2009年,赵心童休学,开始专攻台球,并拜师伍文忠。后又在父母的支持下,去英国留学,进入斯诺克学院,成为职业球手。

2023年,赵心童出于好心,帮朋友下注,不知道违规,结果因涉嫌赌球被禁赛1年8个月。被禁赛后的赵心童,没有受到父母的责备,而是安慰。

让他继续努力练球,不辜负球迷的信任,也要为中国斯诺克争光,于是有了赵心童今天的冠军之路。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赵心童成为冠军,并不是偶然,而是有一个很好的父母。

父母从西安去了深圳,有了国际化视野,认为条条道路通罗马,让孩子充分接触所有运动,找到孩子的热爱和天赋,并在成绩很好的情况下,力排众议支持孩子追求自己的热爱,发扬自己的天赋,这都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质疑。这必须是好家庭,经济强大才能支撑起孩子从事斯诺克。

的确,赵心童的人生开局就胜过很多人,父亲曾任深圳罗湖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外科专家,退休后任松岗人民医院工会主席。母亲文安笑是资深护士,长期在医疗系统工作。

家庭幸福,条件优越,我想这才是他成就梦想的基石和底气。

但是在我身边,比赵心童家庭好的不在少数,但有其父母认知的却几乎是凤毛麟角,大多数是随大流随大众,热衷于鸡娃,流程化作业,早早给孩子背上沉重的书包。

其实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多在于父母的魄力,而不是经济。比如丁俊晖,其实家庭也一般。

父亲丁文钧,曾经营小超市,在发现儿子的台球天赋后,关掉超市开设台球厅,还卖掉宜兴的房子,举家迁往东莞,为丁俊晖提供更好的台球训练条件,全力支持儿子的台球事业。

虽然丁俊晖没有成为世界冠军,但是全球亚军的经历,早已甩开大多数人,而获得到的人生价值,早已助他实现财务自由。

丁俊晖和赵心童唯一的区别,其实我在大赛中观察过。

丁俊晖,只要一丢球,就会很紧张,仿佛下一刻就会崩掉,而赵心童丢了球,则很坦然,有时候甚至会微微一笑,随后再起身冲锋,连国外的评论员都说,这是少有的王者气质。

其实这也跟两个人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关。

丁俊晖,在父母孤注一掷后,变卖家产后,压力就都给到了丁俊晖,丁俊晖知道自己不能输,所以杆杆求赢,反而这种诉求,导致他的大赛体质非常敏感。再加上中国第一人的称号,让他压力倍增,心态不稳。

所以,我一直认为丁俊晖承担很多,压力太大,能打到现在,也是一个牛人,大家应该为他送上掌声。

而赵心童,父母更多是支持,尽力就好,没有严格要求一定要赢,甚至在禁赛后,父母都没有责备过他,这样的赵心童则有了更容错坦然沉稳的心态。

这个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看到同样的案例。

之前一个读者跟我说,变卖了房子,全家5口人挤在一套不足50平米的北京西城学区房,结果孩子成绩,一天不如一天。他们非常痛苦。

我问,你们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是不是说全家人挤在这里就为了你?要不是你,我们会住这样的房子吗?我们都这样了,你还不好好学习?

最后他承认,说过这样的话。

大多数家长,自己这辈子都过不明白,反而要求孩子一定要成龙成凤,可能吗?

孩子是用来爱和鼓励的,不是用来压迫和刺激的。小小孩子背负太多,又怎么能健康成长呢?最后都变成了心理疾病。

这就是我之前频繁在讲,对孩子“爱而不期待”的逻辑。

父母爱孩子,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在他们小的时候,建立了一个好的习惯,带他们看更大的世界,体验不同的爱好,找到他们的热爱和擅长,支持和发扬。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会在接下来学历恶性内卷的时代,含金量会不断上升。

如何让孩子跳出内卷,这才是对父母的考验,而这个考验绝不是钱,而是认知。

如果实在找不到,那就让他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过自己的生活。一旦父母有这种心态,孩子会养得很好,而且最终结果也要比身边的大多数人强不少。

前几天94岁高龄的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给年轻人留下三句话:

1、选对伙伴,胜过努力

2、找到不挣钱,也愿意干的事业

3、保持学习,做一个快乐的人

其实这三句话也是给所有父母听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伙伴,你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会朝着你们的方向行走,所以要做好一个能让他们变好的伙伴。

找到他们的热爱,而不是功利性的赚钱。事做好了,钱自然而来,事做不好,多想赚钱都没用。

教育的关键就是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有变好的力量,并且相信自己未来可期。

培养他们保持学习的习惯,让他们成为快乐的人,那孩子基本就可以过好这一生,而且他们的精彩,绝对是父母所想象不到的。

接下来我找机会会讲,如何跳出内卷和父母教育孩子的顶级方法论。

本文完,如果喜欢,请点击在看。关于投资分享、实操思路、人生感悟和一线资讯,都会放在星球,有需要的读者,可扫描文末二维码加入后阅读。欢迎跟9600多投资爱好者共同成长,日富一日。/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QzRen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闽ICP备18024570号 泉州人才网-大泉州人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