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小鲜肉恋上老阿姨,是阿姨显小,还是魅力大? >> 正文
小鲜肉恋上老阿姨,是阿姨显小,还是魅力大?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最近留意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生活里、网络上,年龄差距比较大的姐弟恋好像越来越常见了。就像伊能静和秦昊,两人相差10岁,在综艺里的相处特别有意思,伊能静被秦昊宠得像个少女。以前大家都不太看好他们,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人家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狠狠打了那些质疑者的脸。现在网上关于姐弟恋能有多甜的话题,阅读量高得吓人,都突破12亿了。好多年龄差距悬殊的情侣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这就让人忍不住琢磨,这些跨越年龄鸿沟的爱情,到底是纯粹的真爱,还是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呢?咱们不妨一起深入探究探究。
姐弟恋,真的变多了!
说起姐弟恋,可不是简单的个例现象,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了。北京大学人口学研究团队根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全国“姐弟恋”婚姻占比已经达到25%-30%左右,其中女方比男方大1-3岁的组合是主流。而且啊,年龄差超过4岁的“大跨度姐弟恋”,从十年前的2.3%,一路攀升到现在的5.1%。
你看下面这个表格,就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变化了。
为啥姐弟恋越来越多?
为什么姐弟恋会像雨后春笋一样,越来越多呢?这背后啊,其实是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咱们国家男性总人口比女性多出3000多万人,这就导致男性在找对象的时候,慢慢放宽了年龄限制。
就像我有个男性朋友,以前总说要找个比自己小的,现在也开始考虑年龄比自己大一点的女生了,他说选择多一点,说不定能遇到更合适的。
还有啊,现在女性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了。贝壳研究院《女性居住消费调查报告2022》显示,在杭州,大概44.27%的房产是女性购置的。经济独立了,女性在婚恋里的话语权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心理咨询师李婷说:“现在的女性,可不把婚姻当成生存的唯一依靠了,她们更注重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共鸣,还有自我价值的实现。年龄差带来的那种新鲜感,反而成了吸引她们的地方。”
我有个女性朋友就是这样,她收入挺高的,自己也有房子,找对象的时候就特别看重和对方能不能聊得来,年龄对她来说,真不是什么大问题。
从心理层面来看,姐弟恋里双方的需求好像还挺互补的。浙江省婚姻家庭协会做过调研,在28-35岁的女性里,有63%的人表示,年轻伴侣身上的活力能缓解自己的年龄焦虑;而22-26岁的男性群体中,47%的人也坦言,成熟女性的包容和智慧特别吸引他们。这种跨越年龄的需求互补,让姐弟恋不再是小众选择,渐渐走向了主流。
姐弟恋面临的那些难题不过话说回来,姐弟恋虽然看着浪漫,但在现实生活里,还真面临着不少挑战。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洪芳跟踪研究了300对姐弟恋情侣,发现年龄差超过5岁的伴侣,在相处过程中得跨越六大核心障碍。
消费观念很容易产生矛盾。我认识一对情侣,女生27岁,在互联网公司做运营,男生35岁,是个财务主管。男生每个月都坚持强制储蓄30%,觉得这样才有安全感;可女生就喜欢即时消费,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买。两个人因为购物的问题,每个月起码得吵3次架。
家庭规划也容易有分歧。女生想着38岁之前要孩子,可男生却觉得30岁之前应该专心搞事业,这个分歧在他们同居半年之后,越来越严重,经常为此闹别扭。
社会对姐弟恋的态度不太公平。环球网做过一个调查,有1.2万人参与,结果显示,68%的人能接受“男大女小”的婚姻,可只有42%的人能坦然看待“女大男小”的情况。某婚恋平台的数据也很扎心,年龄差超过8岁的女性用户,收到的恶意评论数量差不多是同龄用户的3.2倍。
我知道有个杭州女生王茵,她和小7岁的男友谈恋爱之后,社交媒体上收到好多私信,全是“老牛吃嫩草”这种羞辱性的言论,这对她的伤害特别大,也给他们的感情带来了很大压力。
心理发展不同步也是个大问题。杭州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做过纵向研究,发现25-30岁的男性和30-35岁的女性,心理成熟度大概有3.5年的差距。
就像有位32岁的教师周敏,她在工作上遇到晋升压力,特别焦虑的时候,26岁的男友却还沉迷在游戏里;等她想要安定下来,好好过日子的时候,男友又正好处于创业探索期,满脑子都是新想法,根本顾不上她的感受。两个人在情感需求上总是对不上,矛盾自然就越来越多。
生育问题对大龄女性来说是个难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数据摆在那儿,35岁女性的受孕成功率只有25岁女性的三分之一左右,40岁以上的女性,自然受孕的概率更是低到不足5%。在年龄差超过5岁的姐弟恋里,大概42%的分手案例都和生育计划冲突有关。
有位36岁的企业高管林悦,她和男友在一起6年,男友一直坚持先创业后成家,可林悦等不了,到了38岁,她还是选择结束了这段感情,真的很无奈。
在姐弟恋组成的家庭里,家庭角色也容易失衡。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做田野调查的时候发现,大概65%的姐弟恋家庭都存在“经济主导权与情感主导权分离”的现象。
比如说33岁的金融分析师李薇,她年收入是男友的2.3倍,经济上占主导。可在家庭决策的时候,男友却还是想当那个“一家之主”,扮演主导者的角色,这就导致他们经常因为权力结构的问题争吵。
还有未来规划,退休时间的差异也是个大麻烦。按照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女性普遍比男性早5-10年退休。像38岁的中学教师陈莉和29岁的程序员男友,他们规划未来的时候就发现,等陈莉55岁退休了,男友才46岁,两个人的生活节奏完全不一样,这也成了他们感情路上的一道坎儿。
幸福姐弟恋的秘诀虽说姐弟恋面临这么多挑战,但也有不少人打破了这些障碍,收获了幸福。杭州有个姑娘叫盛丽,她和小7岁的丈夫结婚8年了,还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他们的相处秘诀就是“共同成长”。婚后一起买房子、一起创业,还会定期搞“角色互换日”,体验对方的生活。通过这种方式,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好,就算遇到困难,也能一起克服。
心理学教授洪芳说过,成功的姐弟恋一般都具备三个要素:开放的沟通模式、共同的成长目标,以及超越年龄的情感共鸣。伊能静和秦昊就是很好的例子。秦昊事业低谷的时候,伊能静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人脉全力支持他;伊能静产后抑郁那段时间,秦昊二话不说暂停工作,陪着她、照顾她。他们相互扶持,才让这段感情跨越了年龄的界限。
姐弟恋未来会更普遍?
再把目光放到未来,姐弟恋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了。民政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杭州女方比男方大1-4岁的结婚登记人数有12612人,占女性结婚总数的19.31%,比2020年增长了1.5个百分点。这可不只是数字的增长,背后反映的是社会观念的变化。大家对姐弟恋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也说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爱情的本质了。
年龄,真的不应该成为衡量爱情的标准。重要的是两个人能不能在差异中找到平衡,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一起成长。
就像作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说的:“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勇敢地选择姐弟恋,说不定我们正在见证一场关于爱情本质的深刻变革呢。
以后,姐弟恋说不定会越来越普遍,大家对爱情的理解也会更加多元。但不管怎样,每一段感情都需要双方用心经营,才能走得长远。
参考资料:【1】《为什么说,年龄差距大的姐弟恋式婚姻不持久?》;
【2】《亿万富姐咨询:姐弟恋行不行?姐弟恋将面临什么问题?能否善始善终白头偕老?具体有什么措施保障婚姻稳定》;
【3】《民政局新数据出炉:“晚婚晚育”与“姐弟恋”,或成未来发展趋势》;
【4】《杭州女生和小7岁男友恋爱,晒开销火了:姐弟恋的底气来自这!》;
【5】《女性居住消费调查报告2022》;
【6】《爱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