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谢家五一风波:谢浩男遭举报,老谢好友维护郑琴引争议 >> 正文
谢家五一风波:谢浩男遭举报,老谢好友维护郑琴引争议
这五一,谢家这出戏,锣鼓喧天,差点没把房盖儿掀了。谢妈携一众千金,高调巡幸京城,升旗礼,天坛游,活脱脱一部“麻雀变凤凰”的当代传奇。直播带货这玩意儿,还真能点石成金,改写人生剧本。
可剥开这层热闹的糖衣,内里裹着的,却是几分令人扼腕的况味。
先说说谢浩男这孩子。原本认亲宴上豪言壮语,要做家里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如今呢?硬生生被逼成了个噤若寒蝉的苦瓜脸,连个视频都发得战战兢兢。根由何在?盖因有人向学校捅刀子,举报他搞直播。这事儿,说它惊天动地吧,倒也未必;说它无关痛痒,却也戳人心窝。一方面,在校大学生抛头露面,是否偏离了“皓首穷经”的正道?另一方面,凭本事吃饭,难道还犯了天条?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矛头指向“酸葡萄心理”时,有没有反思过,更深处的症结在于那份与生俱来的阶层焦虑?寻常人家的孩子,十年寒窗苦读,或许一辈子也难以企及人家一场直播的收益。这份落差,滋生的不只是羡慕,更有难以名状的失落与无力。
再说说老谢这位话题人物。说他薄情寡义吧,带着现任跟女儿把盏言欢,似乎也无可厚非。毕竟,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也算成人的体面。可架不住悠悠众口啊!谢妈那边稍有风吹草动,老谢的评论区便如沸反盈天,口诛笔伐之声不绝于耳,恨不得把他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换位思考,谁能扛得住这般口水仗?他那位“护驾”好友张书,本想粉饰太平,结果弄巧成拙,一会儿说是“继室贤良”,一会儿又说是“老谢体恤”,左支右绌,徒增笑柄。这折射出的,是网络记忆的可怖之处,一旦人设崩塌,便再难翻身。
还有那位大妹,之前被舆论口诛笔伐,这次凭借着“严管熊妹”和“掷金购礼”,成功扭转乾坤,实现口碑逆袭。不得不感慨,网友的立场转换之快,堪比川剧变脸。前些日子还指责人家“爱慕虚荣”,转眼间又盛赞其“孝感动天”。平心而论,这姑娘也着实不易。二十出头的年纪,既要照拂稚龄的弟妹,又要帮衬母亲打理家业,更要承受舆论的无端裹挟。身为豪门千金,却至今未习得驾驶之术,着实令人唏嘘。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CP”乌龙。仅仅因为大妹与谢浩男的战友海军互动稍多,便被好事之徒强行撮合。当今的网络生态,不乏闲极无聊之辈,热衷于给人牵线搭桥,制造绯闻噱头。不过话说回来,海军小伙确有几分英气,性格也颇为讨喜,与大妹同框,画面确实赏心悦目。
整件事,从头到尾,都弥漫着一股光怪陆离的荒诞感。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被赤裸裸地暴露于公众视野之下,沦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每个人都试图从中攫取点什么,或宣泄积压的情绪,或满足窥探的欲望,或寻求情感的慰藉。
然而归根结底,这不过是别人家的柴米油盐。我们所能做的,或许是少一些吹毛求疵,多一份将心比心。毕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留一份余地给他人,亦是为自己留一条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