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刘诗诗新剧《淮水竹亭》开播遭吐槽 >> 正文
刘诗诗新剧《淮水竹亭》开播遭吐槽
“徒有其表,实则空虚。”这句老话,用在某些剧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眼下各路剧集你争我赶,电视荧幕好不热闹。
《淮水竹亭》就在这片喧嚣中登场,改编自人气动漫《狐妖小红娘竹业篇》,卡司阵容亮眼:刘诗诗、赵云龙、孟子义、沈月、翟潇闻…单看名字,期待值直接拉满。
然而,首集一经播出,舆论骤然翻转,批评声浪几乎要将屏幕淹没,直指其剧情空洞、浪费了这套豪华阵容。
流量明星加持热门IP,这样的组合,难道已经失灵了?
《淮水竹亭》讲述的是东方淮竹与王权弘业,这对璧人为重振一气盟殚精竭虑,最终却难逃天命捉弄,阴阳两隔的凄婉故事。
前有杨幂主演的同系列作品《狐妖小红娘月红篇》,虽有精致造型加持,却因剧情乏力而反响平平。
反观《淮水竹亭》,演员的颜值确实无可挑剔。
尤其是刘诗诗,一袭古装扮相,自带仙气,仿佛当年令人惊艳的龙葵再现。
沈月与孟子义的表现也同样可圈可点,赏心悦目。
按常理说,只要剧情不偏离主线,理应能收获一批拥趸。
症结在于,原著《竹业篇》体量较小,难以支撑起一部数十集的电视剧。
这就迫使编剧必须进行情节扩充。
情节扩充犹如一场豪赌,成功则满堂喝彩,失败则一败涂地。
聊到改编剧,不得不提那些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近几年,IP改编盛行,《琅琊榜》、《庆余年》等作品赢得了口碑与市场的双丰收,但《斗破苍穹》、《择天记》等也难逃被口诛笔伐的命运。
成败的关键,在于对原著的尊重程度。
部分编剧恃才傲物,肆意篡改原著,导致人物形象崩塌、剧情逻辑混乱。
这样的改编,自然无法赢得原著粉丝的认可,甚至会让普通观众感到莫名其妙,最终只能收获一片骂声。
一位朋友曾向我抱怨,她钟爱的一部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后,选角失败、情节魔改、特效粗糙,简直是毁掉了她的美好回忆。
她甚至表示,以后要对IP改编剧敬而远之,以免再度失望。
还有一部仙侠剧,原著中的男主角是清冷禁欲的男神,剧版却将其塑造成油腻霸道总裁,动辄上演壁咚戏码,让观众感到极度不适。
归根结底,改编剧既要尊重原著,又不能完全照搬。
要把握住原著的精神内核,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编与创新。
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电视剧的媒介特性,使剧情更加紧凑、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淮水竹亭》首集口碑失利,问题或许就出在这里:剧情注水严重?
人物性格走样?
亦或是特效制作粗糙?
当然,现在就盖棺定论还为时过早。
毕竟剧集才刚刚开始,后续发展犹未可知。
但愿《淮水竹亭》能以此为戒,在打磨剧本上下足功夫,尊重原著,更要尊重观众的判断力。
一部剧的成败,演员固然重要,但剧本才是决定因素。
再优秀的演员,也无法拯救一部糟糕的剧本。
希望编剧们能够明白,观众并非没有鉴赏力,切勿将我们视为可以随意糊弄的对象。
我们期盼精彩剧集,我们支持原创作品,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尊重原著、制作精良的IP改编剧。
唯有如此,国产电视剧的未来才能更加光明。
因此,与其叹息“浪费了演员”,不如呼吁制作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剧本创作中。
毕竟,动人的故事才是真正的制胜法宝,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