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暗夜守护者|夜班两万步不停歇,急诊科医生的生死时速 >> 正文
暗夜守护者|夜班两万步不停歇,急诊科医生的生死时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李苗冯沛然
凌晨两点,济南整座城市陷入沉睡,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依然灯火通明。韩林滨刚刚完成手中的医嘱,突然一位陪床护士过来:“韩医生,14床疼得打滚!”这位从业13年的急诊医生立刻小跑着穿过走廊,鞋底与瓷砖摩擦的声响,打破深夜的寂静。(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爆料电话:0531-85193656;邮箱:405617016@qq.com)
韩林滨的夜班从下午5点半开始,当城市华灯初上时,他的“战斗”才刚刚打响。头半夜病号量较多,直到凌晨三四点后才稍有减少。
“最忙的一次忙到第二天凌晨5点,中途没有停歇过,一晚上走了两三万步。”韩林滨说。
急诊室的工作充满挑战,这里接收的都是急危重症患者,留给医生分析、判断和采取措施的时间极短,每个病例都在考验着他们的专业与反应速度。
急诊室里,有一位术后出现严重感染的患者,韩林滨一边盯着电脑上的数据,一边向家属解释病情:“现在是关键观察期,每一次细微变化都可能影响治疗方案。”这样的谈话,他一晚上要说上十几次。为了让家属更了解病情,他耐心讲解治疗的每一个步骤。
此外,急诊室封闭的环境容易让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和心理脆弱者产生恐惧,韩林滨和同事们还要承担起安抚患者和家属情绪的工作。
尽管工作辛苦,但韩林滨依然热爱这份职业,因为在这里收获的成就感无可替代。当遇到在其他医院久治不愈的患者,在这里被他迅速诊断并有效治疗时,那种自豪与满足难以言表。
急诊室的白炽灯24小时不熄,照不亮韩林滨错过的孩子无数成长瞬间。“我觉得最亏欠是孩子。”说到这里,这位硬汉医生的声音有些哽咽。
他和同为医生的妻子都需要值班,一家三口很难凑齐时间外出游玩。但每当成功抢救回一名患者,看着家属重燃希望的眼神,韩林滨又觉得一切付出都有了意义。
最让他难忘的是上个月抢救的重症肺炎患者。从普通吸氧到上呼吸机,再到使用ECMO,整整48个小时的生死较量,韩林滨始终守在患者身边。“当监护仪终于恢复平稳,那种喜悦比任何时候都让人振奋。”
急诊科作为重要的医疗中转站,承担着巨大的责任,这里的42张床位每天都处于满员状态。韩大夫表示,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稳定患者病情,将患者从生死边缘拉回来,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韩林滨认为,急诊医生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和快速反应能力,虽然在专业深度上可能不如专科医生,但胜在知识面广、经验丰富。遇到超出能力范围的情况,他们也会及时“摇人”,共同为患者的生命健康努力。
在急诊室见证了无数生死的韩林滨,对生命有着自己的理解。他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有效治疗,但也明白有些病症目前无法治愈,过度治疗反而会让患者承受痛苦。在与家属沟通时,他总是秉持理性态度,希望家属能理解病情,对于有希望治愈的情况积极治疗,而对无法挽回的病情,也能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