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典·阅——青岛市博物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展》即将开幕! >> 正文

《典·阅——青岛市博物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展》即将开幕!

发布时间:2025-04-30 13:44:47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王芮青岛报道

作为入选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5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推介一百个展览之一,《典·阅——青岛市博物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展》即将于5月1日在青岛市博东区二楼北展厅与广大观众见面。本展旨在通过诠释馆藏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全部38部古籍之丰富内涵,让观众在博物馆里阅经典、读中国。

展览按照写本(抄本)、刻本、拓本三种古籍版本类型以及新时代古籍的保护传承,分为“书写——翰墨流芳”“印刷——文心大观”“传拓——历久弥珍”“新生——永续传承”四个单元。在“刻本”最多的第二单元再按照经史子集细分,而且史部按照史书先后来展示,呈现中国历史的清晰脉络。其他部分按照刻印先后顺序展示,呈现中国雕版印刷的发展成熟过程。在第四单元通过对新时代数字技术支持下的古籍保护和传承,讲述古籍的新生和永续,把古籍从历史延展到当下,揭示古籍保护传承的当代意义。

展览有哪些重点文物?

从敦煌经卷到29字本泰山刻石拓本,从蒲松龄的工作笔记手迹到存世唯一的《青溪暇笔》抄本,从镇馆之宝《正统道藏》到《册府元龟》抄本……本次展出的38部古籍可谓个个都是重量级,它们均以各具不同的文献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而入选国家级珍贵古籍名录。

古籍那么深奥,我该怎样看得懂?

每件展品的说明牌都对该古籍的价值和版本进行了精炼的阐释。我们还精选了10件重点文物做了语音导览词,您可在展厅里扫描展牌二维码了解更多文物背后的故事。每周会有志愿者为大家带来公益讲解,每月第一天的上午十点,策展人为大家进行展览导赏。

每本古籍只是打开一页,看不过瘾怎么办?

每部古籍多则四千余册,少则一册数十页,限于展厅面积只能每部选出一册打开一页,所以我们会定期更换展品,仅有一册的我们也会按时翻开不同的页面,本展期待您的多次光临!别忘了,我们还以“数智先行”理念为指导,提前推出了线上展呀!线上展中的每件古籍都有更多页面展示,而且可以放大来看。还有11部古籍的数字化成果也将在数字展中呈现,进入“全文阅览”版块就可以看到古籍里的每一页!

当然由于数据量庞大,后台工作人员正在996地加班加点调试,力争早日让该版块上线。作为可生长的数字展,今后我馆更多完成了数字化扫描的古籍也在排队等待上线与大家见面!

除了看展,我还能参加什么现场互动?

在展厅中央我们搭建了中式书房供您打卡留影。我们精选了古籍里的名言名句,您可以在参观时参与到选词连句活动中。在展厅参观结束后,您还可到手工作坊亲自触摸各种装帧形式的古籍复仿制品或者到互动厅体验版画印制。

“可看”、“可读”、“可触”之外,我还有什么可带走呢?

那必须有!本展制作了经折装的宣传折页供您免费取阅,折页中还特设盖章留印区,我们以古籍里的文字为灵感,为本展设计了四枚纪念章供您选择。想买点文创纪念品?那必须满足:根据《经史证类大观本草》宋代植物插图设计的书签,根据《正统道藏》设计的纪念币,还有根据《正统道藏》中道家配方研制的“九和香”礼盒都等待您的选购。

经折装的宣传折页,折页中特设盖章留印区印章设计:车萌(志愿者)

根据《经史证类大观本草》宋代植物插图设计的书签

根据《正统道藏》设计的纪念币

根据《正统道藏》中道家配方研制的“九和香”礼盒

光看展览还不够,配合展览有啥社教活动可报名参与呀?

那可太多了。《馆藏碑帖珍本概述》学术报告、《苏长公小品》读书分享会、古籍修复体验和线装书制作活动、古籍研学游……敬请时刻留意青岛市博物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及新浪微博,珍贵的报名机会只留给会拼手速的你。

5月1日起到8月10日,选一个好日子到青岛市博物馆,在《典·阅——青岛市博物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展》发现刻印在古籍里的传统文化之魂、书法艺术之精和古籍捐赠者的心灵之美。

特别提醒

开展当天,策展人将通过沉浸式导赏,带您探寻馆藏古籍的墨香古韵,深度解读这些文化瑰宝背后的历史密码、艺术精粹与守护故事。

导赏时间:2025年5月1日10:00

导赏地点:博物馆东区二楼《典·阅——青岛市博物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展》展厅门口集合,参与者请提前10分钟到达集合点。

参与方式:无需报名,现场参与。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QzRen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闽ICP备18024570号 泉州人才网-大泉州人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