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拼经济 抓发展丨冲刺三条“赛道”,潼南特色产业集群开新局 >> 正文
拼经济 抓发展丨冲刺三条“赛道”,潼南特色产业集群开新局
4月24日,重庆市委召开区县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例会。潼南区委副书记、区长秦启光作交流发言。
“潼南区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紧扣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坚定不移实施‘涪江奔腾’计划建设‘制造强区’。”秦启光介绍,今年一季度,潼南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GDP增长6.8%,实现“开门红”。
在壮大特色集群上,潼南正奋力在三条“赛道”上加速冲刺,坚定走好制造强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拆”出汽车回收大市场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提升,报废汽车的数量也在逐年攀升。如何发掘“汽车后市场”?潼南持续发力“细分赛道”,靠着“拆”字诀,拆出了一个新市场。
位于潼南高新区的重庆弘喜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当地汽车回收利用产业的龙头企业。走进拆解车间,从全国各地回收来的报废汽车将进行精细化拆解,通过此举即可把仍有循环利用价值的零部件“挑选”出来,并对车辆金属、橡胶材料精准分类,从而实现二次利用、“一车九吃”。
围绕发展汽车后市场,潼南已集聚20多家汽车再制造企业。秦启光说,目前潼南已实现年回收废旧汽车12万辆,并具备20万台套零部件旧件和再制造能力,汽车再制造产值增长112.9%。
围绕“渝车出海”行动,潼南今年也取得了众多突破。上个月,贝宁共和国T&TRealEstateDevelopersLtd公司负责人来潼南考察汽车后市场产业发展情况。双方将在二手车出口、再制造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电池梯次利用产品等领域深化合作,实现了重庆二手车及零部件首次出口非洲。
“非洲作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地区之一,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弘喜汽车总经理陈永跃表示,贝宁是西非最大货物集散地,与潼南“打造中国第一汽车后市场”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榨”出潼南柠檬特色大产业
第二条赛道,即深耕“特色赛道”。近年来,潼南持续壮大5条食农精深加工产业链,其中就包括柠檬产业。
作为世界三大柠檬产地之一,潼南近年来持续推动柠檬产业的提档升级,小柠檬已然成为当地的甜蜜大产业。
潼南通过实施优品、智慧、强链、品牌、畅销、共富“六大工程”,努力打造中国第一柠檬种苗繁育基地、中国第一柠檬核心产区、中国第一柠檬产品研发基地、中国第一柠檬出口基地、中国第一柠檬数字大脑、中国第一柠檬融合发展标杆,全力以赴推动潼南柠檬成为“中国柠檬第一品牌”。
就产品研发而言,潼南可谓底气十足。在当地,雪王农业、檬泰生物、汇达柠檬三大龙头企业并驾齐驱,其中檬泰生物的世界首台(套)设备干湿两用柠檬果胶生产线,更是实现了柠檬从果皮、果肉到果核全部利用,让柠檬的附加价值大幅提升数十倍,促进和催生出百亿级的农业产业。
而在融合发展上,潼南持续推动IP打造。就在前不久,潼南柠檬入选重庆特色伴手礼——“渝伴礼”品牌,成为了一张“游客必购、市民必带”的重庆城市消费新名片。
“闯”出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
产业发展,需要“双轮驱动”。一方面立足当下,依托资源技术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布局未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靠着加速挺进“新兴赛道”,潼南如今“闯”出了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崛起双向突破的发展新格局。
其中,围绕氢能应用领域,潼南全面融入“成渝氢走廊”,积极抢占氢能产业发展新赛道。
今年年初,由重庆氢潼新能源研究院投资建设的重庆氢潼新能源氢能产业基地正式投用。该研究院目前已成功研发出350W—180kW系列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产品广泛应用于助力车、冷链车、重卡等领域。
与此同时,渝西首座加氢综合站正式投入运营,首批4.5吨氢能冷链物流车也正式交付亮相——该车单次加氢10公斤,续航里程就能超过400公里,绿色低碳环保。
在高分子材料领域,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快思瑞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微球”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这一微米级别的小气球,受热可膨胀50至100倍,为塑料、橡胶、涂料等材料增添了轻量化、保温隔热等优异性能。目前,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已经应用于汽车、建筑、航天等100多个行业。
秦启光介绍,接下来,潼南将继续加快推动制造业规模能级跃上新台阶、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质量效益取得新突破、“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模式构建取得新进展、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园区建设达到新水平,全力打造成渝中部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推动新时代制造强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上游新闻记者王梓涵受访者供图
编辑:岑欣颖责编:郑亚岚审核:阮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