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热闻|30年前高考录取被顶替,5旬辅警求真相,当地最新回应:还要等 >> 正文
热闻|30年前高考录取被顶替,5旬辅警求真相,当地最新回应:还要等
人生被偷走30余年是什么概念?4月24日,河南5旬辅警30余年前高考录取被人冒名顶替一事持续引热议。22日,沁阳市成立联合调查组。
据记者了解,1987年,席南到沁阳四中读高中。班主任李士保说,当年他学习努力、成绩好。李士保证实,学校未见席南录取通知书。2022年席南才知道高考被顶替了。
沁阳市教体局曾有调查组对通知书去向调查并回复,当年档案遗失,经办人已辞世,无法进一步调查取证。4月24日,沁阳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称,调查还要等结果。
被篡改的人生已无法重来,但如何补偿被改命的一生却引发各方追问:
一是冒名顶替已涉嫌犯罪,为何仅作“开除”处理?若处罚止步于行政处分,是否变相纵容了违法行为?
二是在漫长的30多年中,明明人事档案中存在信息不一致之处,但顶替者伪造档案、冒名入学、侵占公职、步步高升的过程中,为何“一路绿灯”,是否存在权力勾结?
三是对于当事人席南而言,30年的伤害远非一纸道歉或经济赔偿所能弥补,但如果连这些都没有,他被偷走的30余年到底拿什么来偿还?
↓↓↓
此前报道
顶替者成医院副院长
5旬辅警走上维权之路
22日晚,河南“沁阳发布”发布情况通报:4月22日,媒体报道“5旬辅警30余年前被人顶替上中专”一事,市委、市政府已成立由纪委监委、公安局、法院、教体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此事开展调查。经初步核查,媒体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下一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依纪做好后续处理工作。
据现代快报报道,4月22日,河南54岁男子席南反映,1990年高考后没收到录取通知,以为自己落榜。直到2022年7月,时年52岁的席南得知,当年他已被焦作卫校录取,但有人冒用他的身份去上学,冒用者后来还成了医院副院长。事发后,虽然当地卫健部门开除了冒用者,但两年多过去,相关人员却迟迟没有被追究法律责任。席南走上维权之路,虽然他的人生已经无法改变,但他希望冒用者和造假者能被追究刑责。
经查,1990年9月,“李席南”顶替“席南”以“席南”之名到焦作卫校入学,并将本人姓名由“李某刚”改为“李席南”,毕业后李席南按当时政策分配到孟州市东小仇卫生院工作。李席南冒用他人身份入学,取得焦作卫校中专学历证书,成为公职人员,之后又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并注册了医师执业证书。孟州市卫健委给予李席南开除处分并函告教育部门撤销其中专学历证书。
席南告诉记者,顶替上学的事情揭穿后,对方起初曾联系过他,“后来出了处理结果,就不联系我了,说已经被处理了,不要再找他了。”
孟州市卫健委还曾给出移交司法部门的建议,不过,据席南介绍,移送司法机关的建议最终并未落实。4月22日,孟州市卫健委一位工作人员称,席南被冒名顶替一事,有专人在处理,李席南后来确实没有被移送司法机关,至于原因他并不清楚。
谈起被冒名顶替的人生,席南表示,自己并不想为难别人,但当初的不法之举已对他的人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当初是怎么顶替的,至少要让我知道真相,有关当事人和职能部门要给我一个说法。”
↓↓↓
媒体点评
彻查冒名顶替上中专案
不要怕拔出萝卜带出泥
4月22日晚,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称,媒体报道“5旬辅警30余年前被人顶替上中专”一事,经初步核查,媒体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下一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依纪做好后续处理工作。据媒体此前报道,河南焦作某地公安局辅警席南称,其1990年高考后未收到录取通知以为落榜,2022年(席南时年52岁)才得知当年已被焦作卫校录取,但被李某刚冒用身份入学,顶替者后来还成为医院副院长。(4月23日中新社)
此事其实早有曝出,且在2022年就有了阶段性的处理结果。当初发现端倪、查明事实后,孟州市卫生健康委给予李某刚开除处分,同时撤销其医师资格证书……但从那之后,这一事件的后续再无明显进展,与之相关的调查和处置如同被冻结一般。也正是有鉴于此,当旧闻被重提,又一次成为了全网热点。太多的未解之谜,太多的未竟之问,这不仅关乎着席南“被换走的人生”,同样关乎着最基本的真相与公平。
应该说,当地的卫健系统已经在职责权限内,对冒名顶替者予以顶格处罚。而还原事件全貌,查明和惩处所有的主谋从犯,显然需要其他职能部门的接力与协同。令人遗憾的是,从2022年至今,关于此事的联合调查组着实是有些姗姗来迟了。诚然,我们很理解,毕竟数十年前的旧案,若要一查到底,很不容易。但“难查”绝对不是“不去调查”“消极调查”的理由——真相是最重要的事,对席南如此,对所有人也是如此。
的确,近年来曝出的“截取录取通知书”“冒名顶替上学”之类的案件,都属于特定历史阶段的遗留问题。其对于具体当事人来说,乃是天大的事。但对于所牵涉的某些地方来说,更多被视作“麻烦事”。这类事的麻烦之处,在于技术层面,时间过去太久,很多经办人、物证资料等已不可追溯。而更麻烦的,或许还是当地对于“拔出萝卜带出泥”“揭开伤疤又流血”之类后果的忌惮。
30多年前的“顶替上学”事件,构成了对席南人生机会的剥夺。而在今天,显然不能重蹈覆辙,剥夺其追求真相、公道与补偿的权利。所谓“历史遗留问题”,说到底也是“人造成的问题”,李某刚是这场阴谋的获益人,那么他背后的操盘者、参与者,又是哪些人呢?全方位的调查结果,牵涉是否追究刑责的决断,牵涉潜在民事诉讼的证据链条和结果走向,这是通往最终解决的必由之路。自称“自己并不想为难别人”的席南,至少应该得到一个答案。
↓↓↓
新闻多一点
被表弟冒名顶替上班26年
官方通报:解除劳动合同
8月22日,河南新桥煤矿发布情况通报:针对庄某峰举报新桥煤矿职工吕某理冒用其身份一事,已联合相关部门调查核实。
经查,举报属实(庄某峰与吕某理2人系舅表兄弟关系)。新桥煤矿按照有关规定,对吕某理处理如下: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撤销其各类荣誉。涉及违法问题移交司法机关调查处理。
据此前网络反映,河南永城庄某峰称,去年发现身份被表弟吕某某冒用,后者以他的名字在河南永煤公司新桥煤矿工作。
↓↓↓
实用小贴士
个人信息被冒用怎么办?
赶紧用这些方法自查→
据媒体报道,除了被顶替学籍、工作,近年来,还有不少当事人身份被他人冒用开公司、入职甚至结婚的情况出现。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被冒名顶替?
1、查有没有“被老板”
在微信搜索“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
再点击右下角“其他应用”——“投资任职情况查询”↓↓
就可以查询到你的情况了↓↓
2、查有没有“被上班”
下载“个人所得税”APP,点开“个人中心”—“任职受雇信息”↓↓
就能看到你到底入职过多少公司,有没有“被入职”的情况↓↓
如果有,点击“申诉”,赶紧给它取消了!
3、查有没有“被网贷”
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个人征信查询系统”,第一次来的记得点击右上角先“注册”。
注册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你从来没有参与过信用贷款,办过信用卡或其他贷款服务,可以不用看了,没啥毛病。
能注册登录的人,进去看看“个人信用报告”,就能看到你到底有多少信用卡、贷了多少款、有没有为别人担保贷款等等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孟猛综合现代快报、新闻晨报、沁阳发布、央视新闻、澎湃新闻、央视网等)